2)第九十八章 教学(八)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大纵深战略的基础,强调三点,火力、速度、集中。”

  柴世荣一边听讲一边在笔记上记下重点,方才在坐下的时候,他听到前面的苏联同学小声议论,这位被内务部士兵押上讲台的教师原本是大名鼎鼎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教授,在前几年被捕后送到了远东的劳改营,当时都以为已经死了,没想到还活着,难怪身上穿着灰白色的囚服。

  这个战略基于坦克装甲车辆的集中使用,实际上在39年的苏军条例中已经被废除了,具体原因除了那位著名元帅的案子,还有一点就是来自于西班牙内战的经验,时任装甲兵主任的巴甫洛夫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认为,坦克没有单独作战的条件,只能支援步兵作战,在这一错误思潮的影响下,许多独立的坦克军都被解散,以旅和营的形式配属给集团军和师级作战单位,显然,台上的这位所讲的并不符合条例,但是无论他也好,还是那些原苏军师旅级指挥员也好都不在乎,反而听得很认真,并形成了激烈的讨论,特别是刚刚结束不久的哈桑湖战斗,被他们当成了典型战例来分析,让缺少这方面直观印象的柴世荣和张中华等人大开眼界。

  这也难怪,抗联战士对于鬼子的坦克有着深深的恐惧,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他们,往往要负出重大的牺牲才可能阻止敌人的前进,现在有机会亲手接触,激动之情一点也不比上天的同志们差。

  位于伏罗希洛夫的坦克第2旅驻地训练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动力工程师弗多罗夫忍不住咳嗽了两声,站在他身边的设计师菲尔索夫却毫无所动,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远处的一个铁家伙,手里握着一个怀表。

  乍一看,这个铁家伙有点像33年型的T-26轻型坦克,10吨左右的车重,2米4的车高,克里斯蒂悬挂系统,使得他能跑出很快的速度,不过仔细比较一下,车塔要比原型更窄一些,炮塔突出呈斜四角形,火炮也由37mm换成了一门45mmModel38型46倍径坦克炮,就火力而言在全世界范围的同类型轻坦当中首屈一指,要知道这会子德国人的3号也才装着37炮呢,还比它重些,由于用上了倾斜装甲,防护水平也比原型有了很大的提高,整车的车重增加了一吨半,达到13吨。

  然而只有设计者知道,这辆车的最大改变是动力系统,350马力的BD-1型柴油机取代了原本91马力的GAZ-6型汽油机,这种柴油机的最新型甚至达到了560马力的澎湃动力,可惜由于体积太大,没办法装进T-26的车体里,如今这种已经足够了,毕竟它全重不过13吨多一点,不需要那么大的推力。

  在BD-1的推动下,新的39型T-26犹如一匹脱疆的野马,全速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训练场上,不管是接近40度的斜坡还是半米的水深,不管是硬质的路面还是沙土浇水的仿泥泞路,都是绝尘而过,只不过粗大的排气管“突突”的冒着黑烟,噪音水平比之前要大上不少,这就没有办法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