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喜欢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技术人员的事,指挥员只需要知道怎么用就行了,刘开放很庆幸,这里的天空并不需要高速度,五百就算很快了,这个速度完全在高炮的反应时间之内,否则还得上飞弹,那就贵了去了。

  截止目前为止,远东红军装备的防空武器从12.7mm、14.5mm高射机枪到25mm、37mm、76mm、85mm等各种口径的高射炮,涵盖了八百米到四千的中低空各种需求,种类不可谓不齐全,数量上也不算少,只是所有的武器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笨重,机动能力差,操控性也一般,非常影响射速和精度,他想要做的就是整合这些老古董,让它们发挥出自己的威力来。

  既然不能都换掉,只能将就用用了,否则这里的几百门高炮,也比不上他那辆装甲车的防空效率高。

  问题是咱不能整天窝这旮瘩等着敌人的飞机不是?

  雷达站的施工和安装并不复杂,海军工程兵的一个营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建筑,为了将那座重达十吨的信号塔弄上山,他们采取了机械加人工的方式,在大部分山路上只能拉拽,包括雷达天线的主体部分,都是高强度的钢梁,就连他也为这些军人出色的工作折服,在劳动保护法日益深入人心的琼州,这样危险的工作方式早已经不提倡了。

  接下来是沿边的各地,一共十一座雷达站全都建在山顶的高处,最夸张的一处,由于实在没有路可走,他不得不动用了一架运输直升机来吊装,为了保密,他只能使用女兵将装备卸下,再用绳子把工程兵一个一个拉上山顶,最后靠这种原始的方式完成了施工。

  海拔1745米的威索卡亚山、海拔1595米的柳契海札山、海拔1855米的奥勃拉奇纳亚山,都是锡霍特山脉中的几个高点,恰好位于日本海的海岸线,有了这些老古董,好歹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圈,锡霍特山脉的特殊走向,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滨海区的海岸线,极大的减轻了国防压力。

  亲眼看到这里发生的一切,沈云心中感慨不已,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至少这里的人全都在建设国家,为此可以迸发出最大的热忱,她也想,可是没有这个机会。

  刘开放看了她一眼,状似地无意地说道:“这里美吗?”

  “美。”

  沈云不加思索地答道:“你看,这里的山山水水,黑土地、白桦林、都和家乡一模一样。”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脚下的土地,俄国人叫符拉迪沃斯托克,你们叫它海参崴?”

  “那是因为......”

  沈云到嘴的话没有说出口,反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些忙碌的俄国边防军士兵。

  “那是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咱们的土地。”刘开放替她说出来。

  沈云一怔,男子背着手站在山顶上,敞开的毛皮大衣里套着合身的襦衫,修剪整齐的发鬓串在一根象牙白的簪子,上头还镶着一颗小姆指头大小的珍珠,寒冷的海风将他的衣襟吹起,撞得玉佩“铛铛”作响,让人有一种恍然的错觉。

  “看我做什么,喜欢这里吗?”

  “喜欢有什么用?”

  “喜欢就好。”

  沈云一直没有弄懂他说得意思,只是在心里有一个隐隐的念头,这念头太可怕了,根本不敢想,让她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就像在乌斯浑河边,有谁会想到,绝处还能逢生呢。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