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九章 水电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购买战斗机?”

  沈云没想到,才来几天功夫,华侨代表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然,目前还只是一个意向。

  “是的,我们刚刚参观了贵方的航空工业园区,大开眼界啊,园区主任告诉我,它的产能在今年年底将达到月产一千架各型战斗机,除去为英国人代为加工的那部分,还有相当的余量,因此,我们合计了一下,希望能在贵方的帮助下建立一支有足够实力的空军,购买和培训费用都不成问题。”

  陈嘉庚急切地表情让她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最终,沈云还是决定实言相告。

  “军火贸易不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要有一定的政治考量,陈老、李老、颜老,你们是滨海区的朋友,有些话,我必须要讲在前头,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沈女士请讲。”

  “首先,滨海区绝对愿意帮助新生的华侨国家建立自己的武装,无论是飞机、大炮、装甲车甚至是军舰,但这有个前提,如何保证这些武装将来不会用于国内?”

  三人露出思索的表情,这句话的隐义是,新华共和国将来是支持重庆还是延安,虽然确立了以红党为主体的政府,但新国家的政权组织结构鱼龙混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有多少是果府的同情者?毕竟在名义上,目前果府才是华夏唯一的合法政府,滨海区不可能将武器卖给未来的敌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

  换句话说,要得到帮助,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清除果府在南洋华侨的影响力,甚至是切断与对方的联系,这个难度就太高了,如果否定重庆政府,那么抗战爆发以来华侨节衣缩食捐钱捐物的行为又算什么?这么大的问题,陈嘉庚回答不了,代表团也回答不了,只有召开会体会议表决才行,李清泉不解地说道。

  “苏方不是明确支持重庆政府吗?还派出了顾问团和援华飞行队?”

  “滨海区和他们不同。”

  沈云只说了一句就让他们闭上了嘴,这里与莫斯科的确不一样,俄国人都没见着几个,更像一个华夏国家,老成精的商人们心里有数,在这种公开的场合本来就不应该提出来军火生易这种敏感话题,全都默契地闭上了嘴,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启动仪式上。

  刀毕河谷水电枢钮工程几乎与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步,在刀毕的上游拦坝截流,前期的土方工程进了一年多,特别是在满洲战役结束之后,大量廉价劳工的到来加速了建设的进程,直到现在才启用的原因是订购自美国通用公司的15台单台机率6.5万千瓦的竖轴PO-123型水轮机组一直拖拖拉拉地没有交付,最后滨海区动用了一定的人脉打通关系,第一批成品才装船启运,又用了前前后后一个月时间,全部15台水轮机组交付完毕,安装、调试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