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二章 飓风(八)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过了200架,荷兰人这是拼命了啊。

  盛玉华没想那么多,按照战时的条令做出了布置,已经升空的一大队加速爬升至5500米的高空,负责中高空的拦截,甲板上的二大队马上起飞,进行中低空的拦截,同时位于舰岛侧后方的近防武器系统开机,这也是全舰唯一的防卫武器,看着十分单薄,正在手术室里做着外科手术的刘开放得到消息,连头都没抬,只吩咐了一句一切按训练的来就继续自己的工作了,竟是把一切都扔给了他们。

  他的镇定自若并没有让全舰感到放松,随舰的记者被要求穿上救生衣并下发了头盔,庄西言等人也领到了相应的装备,人人都感觉出了战斗的气氛,可此时舰体已经进入了全速逆风行驶的状态,不可能让他们乘小艇离开,于是,众人只能在忐忑不安中看着甲板上的舰载机以更高效的速度一架架离舰,甚至都没有集结成列,便三三两两地奔向各自的空域,一声紧似一声的汽笛敲打着人们的内心,“列宁”号入役后的第一次防空作战就在这种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到来了。

  40年的荷兰东印度殖民地海军航空兵也和世界上大多数小国一样,军械来源复杂,飞机型号更是五花八门,从最新式的福克D21到一战前的老式双翼机,特别是美国的三大拳头产品,F2A水牛战斗机、霍克75出口型战斗机和马丁10B轻型轰炸机,当然也少不了道尼尔Do24水上飞机这类庞然大物,从巴达维亚、泗水等机场起飞的机群经过简单的编队,形成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分类,看上去也是颇为壮观,与此同时,殖民地舰队的主力也从各港口升火起锚,护卫着装载了陆军的运输船在苏岛的最南端登陆,将一个又一个由当地土人为主的新编部队送上岛。

  “没想到,赤露的海空军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啊。”

  秦彦三郎站在一艘运输船的甲板上感叹道,随他前来的参谋入村松一少佐有些不服气。

  “那时因为帝国没有使出全力。”

  秦彦三郎看了他一眼:“你觉得,仅仅一个远东军区,就需要帝国全力应付,难道不是一种明证吗?”

  入村松一哑口无言,的确,远东战役中日本并没有举全国之力,但是远东军区也只不过是赤露庞大的红军中一个部分,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谁都知道,露军军事力量的主力始终都摆在欧洲部分,秦彦三郎拍拍他的肩膀。

  “要看到敌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在未来超过他,语言上的贬低只会显示出心中的怯懦。”

  “在下明白了。”

  两人的身后,是上百名当地土人组成的“挺身队”,当然这是日方的说法,西方人管他们叫做“特务队”,这些人经了他和日本军官的训练,将跟随荷军进入苏岛,日方为他们配备了电台等装备,并派出军官具体指挥,与在华夏战场上所做的一般无二。

  船队很快穿过巽他海峡驶向楠榜港,距离巨港还有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苏军再怎么进展顺利也不可能分兵到此,这里可不是远东,一次战役就能动用上百万军力,荷兰人怎么说也有上千年的殖民史,怎么可能一波就被打垮?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