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六章 飓风(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与德国人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里,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条款。”

  盛玉华认得这个发话的英国记者,笑了笑说道。

  “会是什么秘密条款呢?”

  “比如说,对某些地区划分出势力范围,就像在波兰那样。”

  “波兰的行动莫斯科早就发表过声明,我在此不便做出解释,不过对于你们的疑问,我只能说那是不同的。”

  “有什么不同?”

  “首先,这里是殖民地,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我方的立场很明确,任何民族都有独立解放的自由,西方殖民者的所作所为,你们清楚,我们也清楚,真要摊开来说,恐怕会让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失去正义的立场,不要忘了,在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侵略华夏的战争时,整个西方世界在做什么?”

  盛玉华的目光突然变冷,语气也冷了下来。

  “美国人忙着卖给他们战略物资,英国人、法国人还有荷兰人,你们又做了什么?就连华侨节衣缩食捐款捐物,你们也要限制阻挠甚至是取缔,只有苏联,和华夏人民并肩作战,直到目前为止,每天都有人牺牲在华夏战场,如果这还不够,去年的满洲战役,已经说明了一切,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才是自由世界的天敌,正是你们的这种纵容,才让欧洲陷入了战火,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再来说说这个荷兰人,如果我没有记错,早在两个月前,他们就向德国人投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权置疑所谓“殖民地政府”的合法性,你们谁敢保证,这里的一切不会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势力......”

  她不紧不慢地说道:“范围呢?”

  那个英国记者张了张嘴,盛玉华抢在他之前继续说道。

  “不要忘了,为了支持大英帝国的“正义”战争,远东工人正在加班加点为你们生产飞机、大炮和枪支弹药呢。”

  这句话彻底让对方熄了火,盛玉华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到战争上,大部分记者都去采访各自感兴趣的东西了,黄薇却留了下来。

  “有人托我带个口信,盛小姐愿意听吗?”

  “喔,从哪里来的口信?”

  “重庆,曾家岩50号。”

  盛玉华一愣,没等她追问,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阵闷雷般的轰隆,两人放眼看去,只见海岸线的方向出现了一团团的火光,冲天的黑烟很快就遮蔽了天空,曾经做过战地记者亲历淞沪战役的黄薇心里一下子就想起了那些画面,在日本海军重炮下挣扎的华夏军人。

  “黄记者,黄记者?”

  “啊,对不起,我走神了。”

  黄薇歉意地说道:“有人让我咨询一个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是否有解放东北的可能?”

  听到她的话,盛玉华一下子失了神。

  ①此人是陈嘉庚的好友,南侨机工的实际负责人,前后长达五年,特别是在队伍解散之后,最终因为操劳过度倒在抗战胜利的前夜。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