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八章 图谋(二十四)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艇,但真正的目标却是为未来德国的U艇部队制定规划、训练团队。

  K型就是这种条件下的产物,它与目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主力U艇早期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与红海军的C型同出一门,算是不近不远的亲戚。

  根据情报显示,苏方海军缺乏足够的驱逐舰,他们一共只有两艘陈旧过时的破烂货,当戈尔什科夫带着“慈父号”跑到巴达维亚递交外交照会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被荷兰海军围观,都不用上去,一看就知道它已经不行了,跑得不快武备也差,因此,当苏军悍然夺取廖内群岛并以那里为基地时,首先出动的就是潜艇部队,这也是他们认为自己唯一胜过对方的优势。

  这个时候的潜艇水下持续力不高,需要经常上浮充电,只有作战或是遇敌时才会下潜,这里离廖内群岛不到300公里地,在巨港飞机场的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内,安全方面还是有保证的,他打算让小伙子们在战斗之前轻松一下,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至少能提高士气,这一招果然见效,从混浊不堪的潜艇舱室里爬出来,人人都像是焕发了一阵精神,在围壳周围谈笑、吸烟,4个小时后,K-XVI艇完成了换气、制造蒸馏水和给蓄电池充电的任务,通过无线电,贾曼上尉与潜艇编队里的其他同僚联系确定了他们的位置,航海长在海图上一一标出,同行的五艘K艇离他们最近的格罗内韦尔德海军少校指挥的荷兰海军KXVIII(罗马数字18)号潜艇就在2公里外。

  贾曼上尉掐掉烟头,海风将烟灰吹得无影无踪,斜阳即将落下,在海面上洒出一片金黄色的光芒,头上“嗡嗡”的引擎声越来越大,他和他的艇员们抬起头,一架巨大的三引擎水上飞机从空中掠过,尾翼上的黑框橙色倒三角机徽是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军队的标志,他们大声欢呼,挥舞着手中的帽子,戴着热带风镜的指挥官巴斯蒂安·塞尔普中尉朝下看了一眼,同样挥挥手向他们致意,贾曼上尉认得这架属于海军航空兵第3大队的道尼尔Do24,编号“X-32”,是本土根据许可证制造的最后一架,1940年5月8日在鹿特丹港装上“科塔因顿”号货船运到远东,48个小时后,制造它的阿维奥兰达工厂就落入了德国人手中。

  同时他也认出了对方的手势,一切正常,没有发现敌情。

  “起锚,航向不变,双车推进,全速前进。”

  “全速2进1。”

  艇员们纷纷回到战位上,犹如黑鱼一般的艇身缓缓启动,圆润的凸起船艏劈开海水,穿过短短的邦加海峡驶向马来半岛的方向。

  离民丹岛75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标准排水量1286吨的护卫舰“游击队员号”正在以5节的速度划过水面(最大航速只有10节),虽然它是1938年5月25日才加入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算得上很新的船,可是当初并不是军舰而是海军测量船,所以吨位不小马力不大,武备也很一般,只有前后两门100mm单管火炮和2挺7.62mm机枪,前来金兰湾之前又在178厂做了一些改装,增加了一座多管深弹发射架和一部声纳探测器。

  现在它成了一艘反潜巡逻舰布置在整个舰队的最外围。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