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立国(六)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续40个大型船台,林立的起重机和脚手架,超大规模钢结构生产车间,都给这位来自于海洋王国的绅士以极大的鼓舞,亨利自豪地向他介绍。

  “珀维斯先生,你的眼光很独道啊,不过来晚了,你也看到,我们的船台已经在满负载开工。”

  亚瑟很意外:“难道它们都有买家了?”

  “当然,而且它们并不符合你的要求,每一艘都在2万吨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订单排在他们之后?”

  “如果你们能确定订单,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建,我们可以接受委托设计,或者你们自己有设计图也行。”

  亚瑟吃了一惊:“2万吨的货船,只要3个月就能下水?”

  “这是第一批,工人们还不太熟练,我们的工程师给出的工期预计是120天。”

  120天也很夸张了好不好,不过亚瑟听出了别的:“可你说3个月后就能开建。”

  “3个月,我们的第二期船台就会峻工,到时候你们的订单可以优先建造,怎么样?”

  亨利指着远处的工地说道,亚瑟吃惊得近乎失态,一个拥有40个大型船台的造船厂已经是超大规模生产企业了,结果只是人家设计能力的一半,他仔细地考察了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建设过程,发现对方的施工水平的确很出色,而且里面的熟练工人大都是美国人,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3个月后,我们需要100条万吨级的散装货船,设计方面也可以委托给贵方,设计期就定为3个月吧。”

  3亿美刀,果然是大单,亨利依然把设计任务交给了熟悉的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有了这笔订单,未来新建的船台也会马上满载,现在他要头疼的是材料问题,远东地区的钢铁产量似乎有些拖后腿了,了不起向美国订购,让出一部分利润罢了,当然了这只是初步意向,真正的合同需要在设计图纸被英国人认可之后才会签订,也就是3个月之后,他还有时间来协调。

  从万吨级的货船入手,在美国工程师和技师的带领下锻炼自己的造船队伍,是船舶制造中心的最终目地,与英美这些老牌制造强国相比,远东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至少军舰这类有着较高要求的类型还无法自行生产,不过有了基础接下来就好办了,刘开放并不着急。

  英国人急于购买货船的心思至少说明了他们还有抵挡下去的决心,形势更为危急的法国人需要的是能马上投入使用的武器,让.德古也很清楚,苏联人不太可能为了法国火中取粟,于是接下来要谈的就是正常的商贸交易。

  “我们还需要1300架德瓦蒂纳D520战斗机和500架Amiot356双发轰炸机,合同总价值一个亿,一个半月的交付期。”

  盛玉华主导了这次会谈,有了前次交易打底,接下来就是个交付形式的问题。

  “没问题,突击一下,一个月交付我们也能做到,只需要少少的加急费用。”

  让.德古松了一口气:“成品先运到西贡可以吗?”

  “可以,你们准备用什么支付?还是印支殖民地的土地吗。”

  让.德古明显犹豫了一下:“国内不同意再付出土地,我们想用别的方式,贵方能接受易货交易吗?矿产、成品都可以,我带来了殖民地产出的商品目录。”

  盛玉华翻了翻,上面列举了印支北部的优质无烟煤、稻米、甘蔗、橡胶、烟草等等,却没有远东最急需的铁和铝,她放下目录。

  “这些商品没有什么吸引力,我们还要拿去交换铝材,没有别的了吗?”

  让.德古想了想,突然想到什么:“听说你们的航母是从德国人手里换来的?”

  “喔,法国也有航母可卖?”盛玉华来了兴趣。

  不料让.德古摇摇头:“接近完工的战列舰要吗?”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