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路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滨海区的各大城市换上汉语名称是刘开放早就想做的事情,双城市只是试水的第一步,如果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影响太大,他早就换了,当然,“海参崴”这个名字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在他心目中,“永明”这个历史更加悠久、喻意也更加好的名字,才应该是滨海区的首府。

  “诸位。”

  “陈主任。”

  双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实出现在大门外,常明远、骆东祥、老李等人纷纷与他打招呼,履职之前他在远东军政学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如今慢慢走上正轨了,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都会经历这么一遭,哪怕是清洁大队的老头老太太也不例外,当然了普通人员叫做“岗位培训”。

  “都来了,进来吧。”

  陈实带着这些伪满军队的投诚人员走进大楼,到目前为止,他们还穿着伪满军的制服,一直盼着能有个正式说法,如今终于到了。

  跟在陈主任身后走进大楼一层的一间会议室,常明远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老领导,第25混成旅旅长于树魁,除他以外还有几个老毛子。

  “我来介绍一下,军事计划处处长于树魁上校,这位是滨海军区情报局局长克列文斯基中校。”

  于树魁同他们点点头,眼神中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原本以为过来这里,能保住一家老小和那点财物就不错了,没想到,当局为了树立典型,将他安排到了这么个关键的岗位上,一下子掌握了双城市及周边地区所有军事力量的配置工作,其中就包括了投诚的近2万多伪满旧军队。

  “人到齐了,咱们开会吧。”

  陈实坐到主位上,与会者分列两边,他还有些不太适应这种情况,没有讲什么套话便直入主题。

  “根据上级的要求,对于旧军人的安置工作即将开始,为此,军事计划处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已经拿出一个方案,请于处长具体介绍一下。”

  “是。”

  于树魁从文件包里拿出一撂文件,扫了众人一眼,开口说道:“截止本月初,报上来的军人总数为19276人,在调研的时候,有42.5%的人愿意继续从军,也就是8192人,其余的人里头,22%的人想回家务农,为4240人,剩下的6844人没有明显意愿,希望我们能帮着安排,做工或是从商什么的都可以,根据调研报告,我们拟定的一份安置方案,在从军的8192人里头,挑选出军事素质过硬的5226人补充进滨海军区部队,最高的可以做到营长,剩下的2996人我们准备编进新成立的城市警察队伍,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他们首先会被送到警察学校进行培训,为期3个月,只有合格了才能上岗,希望回家务农的马上发放遣散费和证明,帮他们回到家中所在的公社,至于最后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