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九章 谈判(六)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呜”

  从莫斯科方向开来的列车停在哈罗巴夫斯克中央火车站,这个车站就是原来的老火车站,新站是在滨海区开展大建交通线的时候重新修建的,位于市郊以北5公里处,新站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第二铁路线的枢钮作用,第二铁路线深入达150公里之多,就是为了避免过于靠近边界的原西伯利亚铁路一旦被日军催毁,还有备用的铁路可用,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主要的物资人员运输线,联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到刀毕河谷再到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等等工业区的重要通道。

  身穿燕尾服、头戴黑色礼帽的东乡茂德和身穿日军佐官制服的土居明夫从车厢走下来,站台上没有什么欢迎人群,只有一队队如临大敌的苏军士兵,他是老外交了,又在苏联呆了不短的日子,一眼就看出,这些士兵不是普通人,而是内务人民委员会部的内务部队士兵。

  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

  “大使阁下,赤露这是想做什么?”土居明夫眼神里充满了警惕,手也不自觉得按到了腰间。

  “别紧张,他们只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呐尼?”

  “下马威,华夏人的口头禅。”

  东乡茂德走向另一节车厢,上面下来的是德国驻苏大使馆参赞古斯塔夫.希尔格、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部中欧处的处长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帕夫洛夫以及两个意料之外的白人男子。

  “介绍一下。”帕夫洛夫向他们介绍道:“这位是美国驻苏大使威廉.布利特先生,这是驻苏武官菲利普.费蒙维尔上校,他们做为第三方观察员,不参与谈判。”

  东乡茂德和土居明夫同时立正鞠躬,美国人是他们最大的靠山,轻易得罪不得。

  “各位朋友,我们只是来观光的,感谢贵国的盛情款待。”威廉.布利特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

  在场的都是外交老手,没人当真,一番哈哈之后,总算来了一些本地的接待人员,将他们用汽车载到城区,安排到下榻的宾馆里。

  “大使先生,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坚持要亲自过来,按照外交对等原则,这里应该是领事馆的工作。”

  威廉.布利特看了费蒙维尔一眼:“上校,你不觉得苏联人的表现,超出了华盛顿的预期吗?”

  “你指作战?不错,他们的确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10天消灭关东军主力,五角大楼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不,我指的不是战役本身。”

  费蒙维尔一头雾水,威廉.布利特继续说道:“我有个感觉,这里与莫斯科不一样,与苏联其他地区也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来亲自看一看。”

  不一样吗?费蒙维尔更疑惑了,在他看来,这里要说与莫斯科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更加紧张,城里城外控制得十分严密,街上几乎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