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定调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紊地进行着。

  战场数据链系统的核心一是实时通讯二是实时数据交换三是数据分析和整合,对于大汉的边防军来说不过是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他们早就将通讯器材装备到了每一个伍,伍、伙、队、都、指挥、军层层下来,每一层相当于一个节点,数据流自下而上传递,命令自上而下发布,双向通讯畅通无阻,卫星、无人机、侦察机、尖兵等等各种战场信息获取手段绝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所能媲美的,指挥员只要坐在通讯车里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从而调动各种装备实施打击,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一直是先帝提倡的研究方向,可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大部分相关技术论证都被冻结了,大型空中预警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陆航第六军都指挥使朱世珍接到最新命令时迟疑了一下,应怀远像是看穿了他的心事。

  “怎么,舍不得婆姨?”

  “有两年未见了,说不想是假的。”

  朱世珍憨厚地笑了笑:“老总知道我家口子多,两个小的一个十二一个十岁,小女满十八了,正相看人家呢,她一个人操持家,委实有些辛劳,等到事情敲定了,会带小儿过来一趟,也算父母之命吧。”

  “到时一定要告诉我,请你们夫妇吃饭,尽尽地主之谊,也算感谢尊娘子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应怀远欣慰道:“这些年辛苦你们了,老朱啊,你是个有福的,婆姨好生养,如今都有六个孩子了吧,来的是老六?大名“兴宗”的那一个?”

  “老总好记性,托官家的福,家中只需负担两个,老三到老六都是公中出钱,贱内还评上了优秀母亲,若非这些年分离的日子长,没准还能得个英雄母亲呢。”

  应怀远不由得笑了:“那是你们老朱家的福气,我家只两儿一女,刚好是你家的一半,内子还在埋怨,家中太吵,根本顾不过来呢。”

  朱世珍也笑着说道:“老总是天家贵胄,哪能和俺们小民相比,穷养散漫惯了,野小子给口吃的就能活,比不得令郎令爱精贵,将来都是国之栋梁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再怎么在外人面前自谦,听到称赞自家儿子,应怀远还是有些飘的,老大没能从军,不过也还算有出息,老二如今掌着宫中禁卫,外放怎么也是一军统帅,前途比他只会更好,当然这也得益于家世而非是军功,没办法和平年代,拼的不就是家世。

  “你家也不错啊,大郎重五是叫这个名字吧,听闻去年点了美洲远征军侦察参谋,二郎考进了步校,也是前途无量,好生做,你老朱家必有兴盛的一日。”

  朱世珍有些无奈地说道:“别提了,家父本是军中耆老,可惜跟错了人,如今只想平安退休有个体面的去处便是烧了高香罢,旁的不计较不计较。”

  “噢。”应怀远停下脚步,状似无意地说道:“你是濠州人氏?”

  “嗯。”

  朱世珍闷闷地答了一句,两人心照不宣地收住了口,难怪以他的资历,到了这把年纪才不过是个军指,原来是有历史问题啊,三十多年前那场内乱,濠州系的几乎都吃了瓜落,到如今依然翻不了身,明面上虽然军中有意无意地压下了,可但凡遇到升职之类的关口,就会比旁人吃亏许多,应怀远深知内情,这安慰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还不如沉默。

  奉大司马府签下的军令,第六军驻防安东郡永明城,下达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指挥使胡渊就是欣喜者之一,与其去倭地那个无所事事的闲处,还不如垦荒来得兴奋些,他又不指望马上退休,更没有娘子在家候着,巴不得事情越多越好。

  如今即使不过是当个监工,手底下也至少管着几千个高丽人或是倭人,享受一把高人一等的快感也是好的,这种感觉在故人到达后便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伯温,三益,你二人怎得结伴到此?”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