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3章 南北分裂_大明第一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响,也就是茶前饭后多了一些谈论的话题而已。

  不过这个事情并没有结束,朱高煦还想得到大一统的版图,而张太后也必须夺回属于她孙子的江山!

  所以等到第二年春天,张太后命杨士奇为元帅,夏原吉为副将,于谦为先锋将军,召集陕西、山西、北平、山东四地五十万兵马南下,势必彻底铲除朱高煦!

  朱高煦此时并不担忧,立即带领靳荣、王斌朱恒等部将前去迎战。

  朱高煦此次带来的兵马虽然只有三十万,但都是精锐之师,而且武器装备非常精良,所以根本不怕敌军的兵马。

  杨士奇知道强攻之下很难渡江,就让夏原吉绕道山东,于谦绕道陕西,兵分三路同时南下渡河。

  杨士奇把自己当做诱饵,尽可能的给夏原吉和于谦争取时间和机会,只要能够包围朱高煦,他们就很可能获胜!

  不过朱高煦并非无能之辈,他也很快发现了端倪,所以同样兵分三路,免得自己两翼被敌人夹击。

  因为双方的实力悬殊不大,所以这场大战变的旷日持久起来,到最后更是成为了拉锯战,基本上都没有捞到便宜。

  趁着大明的内乱,瓦剌、鞑靼和兀良哈等北方部落迅速发展了起来,甚至还主动帮着双方运送粮草和物资,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这也是大战久久没有结束的主要原因!

  等到第三年的时候,全国大旱,水井干枯,河流断绝,大部分区域颗粒无收!

  这突如其来的天灾让大明的战事雪上加霜,已经很多年没有饿死人现象的大明再次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

  朱高煦也意识到了此次的危机绝非寻常,所以赶紧在第一时间调拨国库的钱财和粮食,让地方官府建立的应急粮仓全部开放,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再说。

  不得不说朱高煦在钱财方面比着朱瞻基要康慨许多,可能这跟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有关,不过这样最起码能让老百姓继续活下去!

  只不过打开国库赈灾之后,朱高煦就无力再和杨士奇等人硬拼下去了,所以只能尽快收兵。

  实际上杨士奇他们这边的情况也很麻烦,因为北方比着南方更缺水,南方最起码还有一些瓜果野菜可以吃,但北方大部的草根树皮都已经被抢光了!

  虽然也有一少部分老百姓从被往南迁移,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因为此次的灾旱是全国性质的,走出去也照样守在,还可能死在逃荒的路上!

  所以老百姓觉得既然走到哪里都是死,倒不如死在自己的故乡,到时候也不算孤魂野鬼了。

  此次的旱灾旷日持久,几乎一整年都不下雨,即便是下雨,也都只是象征性的落两滴就停了,根本无法灌既种粮食。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在传此次的旱灾是有原因的,说是朱高煦德不配位,所以老天爷才降下了这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