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二章 两个消息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惶惶。

  为了鼓舞士气,李邺特地举办了这场训练会演,给将士和官员增加信心。

  旁边襄州长史武应元好奇问道:“请问大将军,重甲步兵难道没有弱点吗?”

  李邺微微笑道:“当然有弱点,而且显而易见,他们怕火怕水,被火焚烧他们跑不快,掉在河中也必然溺亡。”

  李岱也笑道:“那得当心了,江汉这边河道纵横,动不动就要过河。”

  李邺点点头,“是要好好考虑,上次父亲说,有一座荆襄地区的沙盘,找到了吗?”

  李邺目前最需要的便是荆襄地区的沙盘地图,派人重新绘制制作,起码要两三年时间,李岱打听到了,原本有一座沙盘,天宝初年制作,但因为长期不用,不知道放在那里去了。

  “还在找,东西肯定在,就是不知道堆放到哪里了。”

  这时,襄州司马郑遂笑道:“这件事问问我啊!我知道的。”

  李邺大喜,连忙问道:“郑司马知道放在哪里吗?”

  郑遂淡淡笑道:“应该就在新建的江汉军资库内,上个月我还见到了。”

  李邺汗颜,居然就在他眼皮下面啊!

  在襄阳城西有一座戒备森严的大仓库,这里叫做江汉军军资钱粮库,简称江汉库,实际上就是李邺用来存放钱粮、财物之处,不光有四十万石粮食,还有从碎叶运来的金币和物资,拔汗那的火油,从桥陵运来的财富,常家的财富,以及从各地收集的兵甲等等,都集中存放在这里。

  这座占地几百亩的仓库群由数十座仓库组成,四周又修建了高墙,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城,有数百名士兵看守,戒备十分森严。

  演武一结束,李邺便赶到了江汉库,直接来到杂物仓,这是从襄州州兵仓库搬来的物资,还没有完全整理完。

  仓库内的物资堆积如山,装在一口口大箱子里,基本上都是旧兵甲、战鼓、旗帜之类的物品。

  百名士兵一起动手,将一口口大箱子抬出来,抬到一半时,李邺忽然看见士兵挑出一只长两丈,宽一丈的木箱子,他连忙喊道:“把它抬过来!”

  士兵把木箱子撬开,里面被稻草严严实实包裹着,把稻草清理干净,一架宽一丈长两丈的沙盘地图出现在李邺面前,李邺大喜,就是它了。

  但这只是一半,李邺又命士兵继续寻找,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半,同时在一口大箱子里把它们的腿也找到了。

  找到了沙盘,李邺又来到另一座仓库,仓库里静静地放着几百口大箱子,这就是桥陵运来的财富,飞龙积累三十年的财富。

  大箱子里基本上都是黄金和白银,价值百万贯,现在金银价格暴涨,李邺就考虑怎么把它们换成铜钱,不过兑换的风险很大,被朝廷发现会被直接没收。

  但风险大归大,这个扩大财富的机会又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这件事还得做,通过宝记柜坊来做,

  李邺随即离开仓库,回军营写了一封信,派人疾奔去送给独孤明。

  李邺和妻女没有住在父亲的宅子里,而是住在城外西南的军营附近,军营驻扎之地叫做檀溪,也就是当年刘皇叔一跃跳檀溪的地方,这里是很大一片湖泊,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很多襄阳的名门大户都在这里修建了别宅。

  李邺和妻女就住在一座官宅中,这里实际上是常家的别院,被官府没收成了官宅。

  别宅面积只有五亩,但对一家三口足够了,加上一个乳娘和七名侍女,李邺又雇了两名厨娘和几名做粗活的丫鬟。

  别宅距离军营只有一里,来回非常方便,李邺白天都去军营参与训练士兵,晚上回家。

  次日一早,李邺刚到军营,便得到独孤明派人送来的消息,天子李隆基封皇子李环为襄王,坐镇荆襄,组织荆襄军民抵抗叛军。

  与此同时,李邺又得到第二个消息,上万名从长安南下的民众被堵在武关,武关不肯放行。

  这两个消息都极为重要,李邺意识到自己将不得不前往武关一趟。

  【不好意思,国庆节家里有客人,忙了一天,今天只有早晚两章,见谅!】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