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9 章 棉花_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湿润。

  林间的这些幼苗,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李小寒这希望这批幼苗可以尽快长大一点,好抵御接下来的寒冬。

  巡视了一遍小苗的生长情况,按例浇了水,王氏和李小寒便竖起摘果子器来摘柿子。

  现在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摘回去削皮晾干做成柿饼,刚好过年的时候吃。

  到下午,两人已经摘了满满一背篓的柿子。

  摘完柿子,又去摘了一颗枣子树,两人便准备回家去。

  即使李小寒再三要求,王氏也只给李小寒背了一个浅浅的篓底。

  上次见到张大夫,李小寒问了句有没有方法可以长高,张大夫让她少背重物,压着就容易长不高。

  李贤东和王氏自此将张大夫的话奉为圣旨,如没有必要,绝不让李小寒再背背篓。

  走到半路,陆陆续续遇到村里的其他人。

  “小寒啊,小寒她娘。等我们一等。”林间传来熟悉的叫声,李小寒两人停了下来。

  待来人走了过来,才看到竟然是李贵前的媳妇赵氏。

  “赵伯娘。”

  “老远看着你们两个,来,给你几个果子,甜甜嘴。”

  赵氏一扒拉,给李小寒的背篓里放了一大捧枣子。

  关于李小寒背篓里只有一丁点果子,赵氏丝毫不出奇——对于自己这个隔了房的妯娌一家,赵氏现在也算了解了,一个女儿,不得宠着点嘛。

  再说,要赵氏自己,有小寒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自己也宠着。

  “伯娘,不用了。”李小寒连连摆手。

  “我说要就要,自己家里有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让你拿便拿着。”赵氏拍板道,又转了个话题,“你家水井挖得怎么样了?那师傅咋样?”

  “挖出水了,估摸着今天过后,就得停几天,然后再来淘井,最后砌井壁就成了。”

  “呦,这么快便挖出水了。”赵氏惊讶道,这也太顺利了吧。

  “可不是,韩师傅也说没想到我们家水位这么浅,这比预期快了好几天。不久我们家便可以在自己家里打水用了,以后不知方便了多少。”

  “这样呀。”赵氏嘴里赞叹,神情若有所思,李小寒也不打断她。

  这人有钱了,就舍得花钱去改善生活了。

  这说着,旁边又有一家人赶上来了。

  “小寒妹子,贤东婶子,贤前婶子,我正说着眼熟,果然是你们。”来人殷勤的说。

  这是一个略带黝黑爽朗的大娘,年纪不小,却是跟李小寒同辈,她也不在意,极自然,“小寒妹子,我听说那摘果子器是你想出来的,你说这脑袋瓜子怎么能这么灵性,这可省了老大功夫了。来,尝尝我家的枣子,今年有了这摘果子器,再偏的枝头也能摘到了。”

  “范大嫂,不用客气了。”李小寒记得这大娘姓范,跟自己学过炒杜仲,连忙推辞。

  “嫂子让你拿你就拿,自家种的,不是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