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4章 最俊儿_我就买亿艘毛熊航母,鹰酱你慌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爷们咂嘴唏嘘着讨论,这车得值多少钱。

  当某个人举起几根手指,得意洋洋地说出数字时,周围齐齐传来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男人们的目光变得异常火热。

  其中还有年纪大的老一辈儿,愤愤地嘟囔着这是资本主义的复辟,臭显摆。

  明明有自行车,非要开小轿车,这不是臭显摆是什么。

  这种声音往往很快就被人无视掉了,大姑娘小媳妇俏寡妇们,则是叽叽喳喳面红耳赤地议论,这轿车要是换成钱,能娶多少回媳妇儿啊。

  偶尔有几个风韵犹存的老娘们调侃黄花大姑娘,瞧瞧这车,多敞亮啊。

  你们那介绍的小伙子连个自行车都没有,要是跟了他们,怕是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人家一颗车轱辘吧。

  再瞧瞧那小伙子,好家伙,真俊儿呐,怕不是十里八乡最俊儿的后生吧

  楚昊车窗半开着,清风拂面,不少大姑娘跟黄鼠狼似的,眼巴巴带着羞怯地在楚昊身上瞄啊瞄的。

  要是车子这会儿抛锚了,他有理由怀疑今晚自己是不是走不了了,总有群狼环伺的既视感。

  当然,这是扯淡了,这个年代的大姑娘没那么开放,纯粹是楚某人脑补出来的。

  现实是,车子一路走街串巷,除了一帮穿开裆裤的孩子稀罕地上来敲敲打打,大人们往往看一眼就不再看了。

  不是他们不晓得汽车有多好,而是贫穷限制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想象力。

  由于信息闭塞,和轿车在眼下国内比较稀少的缘故,人们知道轿车贵,但到底多贵,没人晓得。

  相比轿车,买一辆自行车,那就是老百姓眼里实实在在的大消费了,不仅需要特定的自行车票,还要上百元。

  在这个平均干部工资几十块的年代,相当于全家人不吃不喝攒小半年。

  因而在很多地方,自行车成为了奢侈品,骑一辆飞鸽永久凤凰的二八大杆穿行在大街小巷,倍有面儿了。

  去提个亲,好比后世开着奔驰去老丈人家,以至于80年代某些地区闹出过这样的笑话。

  某人开着轿车进村回家,村里人笑着围上来瞅了几眼,问他多少钱,他说要个几十万。

  乡亲们嘘声一片,说他净瞎比吹牛,然后另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村,村里好多人过来围着瞧,现场热闹得跟赶集似的。

  乡亲们一个个嘘寒问暖主动搭腔,反而把那个开轿车的晾在了一边。

  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跟新娘洞房打老公,无鸡生蛋一样名声在外,一直流传到了后世网络上。

  楚昊心里寻思着,大概在很多人眼里,这辆轿车可能都不如开辆拖拉机有面儿吧。

  他曾经想过,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为了跟老爹老娘证明您儿子出息了给您二老长脸了,,如今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怎么着高低也得开个拖拉机吧。

  作为在农村实实在在的傻大黑粗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