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索命的炮弹---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月22日,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双方在榆中附近发生的战斗,只有三处。

  龙组部队与新十一旅第一团在夏官营发生的交火,投入战斗的只是重机枪,双方发射的子弹加起来还没有到一百发。

  黄克诚带着红军两个团包围榆中城,在红军队伍展开的时候,城墙上有机枪射击,被红军配置的三门迫击炮三发炮弹精准炸飞。

  配合黄克诚作战的,是红一方面军炮兵营营长赵章成亲自带装有10倍测距瞄准镜的三门82迫击炮。

  以赵章成操作迫击炮的神技,加上测距瞄准镜的帮助,那更是如虎添翼,所发射的迫击炮炮弹全炸在城墙上,瞬间把机枪炸飞。

  新十一旅也是有三门82迫击炮,还全在榆中县城里,这也是夏官营第一团没有迫击炮对进攻的龙组部队无可奈何的原因。

  但现在新十一旅迫击炮手一看红军迫击炮的准头,直接是怂了,因为他们要发炮必须是直视方式,就需要在城墙上架炮……就不够对方一发一门炸的。

  黄克诚见守城敌军再没有开枪,也命令红军战士也不要开枪。

  按照司令部给黄克诚和徐远山命令,他们有三日作战时间,但也要求这两地不能第一天白天结束战斗,否则就失去诱饵作用。

  围点打援,点都没有了能否打援就悬了。

  所以黄克城和徐远山第一天上午几乎没有表现也是如此,不过像徐远山那样肯定是冒坏水,心里就算计如何阴了对方团长。

  这是解决战斗最好的方式。

  真正战斗激烈的是中午时候,榆中城西边红军阻击兰州过来增援的马家军骑兵部队的战斗。

  红军在这里布置阻击的有三个团兵力,当然由于地形原因,阻击面宽达三公里以上。

  也是因为阻击面太宽敞,来援的马家军三个骑兵团选择一处看似防守薄弱的阵地发起集群冲锋,一下子就陷入了红军的陷阱。

  马家军骑兵根本就想不到,红军竟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挖了众多的陷马洞和到处布置的绊马绳。

  自从徐远山把钢线带到民国后,虽然杀伤敌人骑兵并不多,但遭到马家军骑兵和国民党骑兵第二军的骑兵师深恶痛绝,就是因为这些钢线和绊马绳不一样,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尼玛,连看都看不见,如何防?

  所以马家军三个骑兵团发起的集群冲锋,直接损失七、八百人,一半还不是对方开枪打的。

  遭重大打击的马家军骑兵却誓不罢休,又走了一个极端,三个骑兵团以营为单位分散开来,从远处绕过阻击阵地准备对榆中附近的红军进行袭击。

  红军把阻击阵地的三个团中两个团抽了回来,留下一个团准备阻击来援的步兵,两个团布置在榆中县城外围三、五公里的要道上,屏护围攻榆中县城的红军两个团后方安全。

  因为定西到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