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以粮谋天下---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时空给杨国柱发去邮件和安排公司事务后徐远山立即就忙碌起来。

  当初他拥有穿越两个时空能力后,确实没有想到粮食的重要性,虽然就算想到了也是无能为力,但还是说明他考虑问题时仍是有些欠缺。

  当时更多想如何在民国挣到钱,想到如何快速增加红军实力,这虽然没有错,但说明大局观还是不太够。

  经教员和伍豪点拨,徐远山意识到民国粮食危机,意识到耐旱高产土豆种子的重要性,同样意识到这也是红军的一个天大机会。

  伍豪出来坐镇协调工作,可以想像土共对解决粮食困难问题的迫切。

  掌握着粮食生产技术和种子,能让老百姓在乱世生存下来,甚至不需要红军去开辟新的根据地,而该是老百姓请红军去建立根据地了。

  所以说解决民国粮食生产问题,甚至与抗战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同时又是一场改变民国老百姓生存和发展现状的大战役,进而会引起巨大的政治变革。

  好在土豆种植条件还算比较低,15度至20度温度要求是比较好控制适合大棚种植,生长周期也比较短仅两个多月时间。

  如果像玉米那样使用到30度以上的温度,以民国的条件,根本就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从10月开始种植到第二年三、四月,可以种植两茬。

  这也是徐远山评估能生产五十万斤种子的原因。

  为了高产,在民国时空重点施加农家肥比如发酵后的羊粪,西北猪粪缺,但羊粪不缺,而且羊粪效果更好,除此外还使用现代带过去如尿素等重量占比较小的化肥。

  徐远山知道民国缺少化肥,大规模种植后亩产上千斤就非常不得了,但大棚里生产追求亩产五千斤并不难,就算种一茬,一百亩即一百个土坯房产量也有五十万斤。

  当然,到明年四月,另外直接分几次从现代带过来两千五百公斤的玉米良种,够种一千亩,按照亩产不说后世的两千斤产量,就是七、八百斤,一千亩就是七、八十万斤产量,又是红军一个多月的口粮。

  徐远还想到这次种植土豆,除大棚技术外,还要加上温室技术,就是用人力控制的办法控制温度和湿度,冷了烧坑,热了通风,干了洒水,湿了……哦,这个在冬天还不存在。

  反正红军人力也不缺,还有那么多俘虏呢,农家肥的收集,种植中24小时不中断观察等,都是需要人去做。

  徐远山可不会傻着去搞什么自动化控制,时空穿越运力不够不说,自动化控制就能把他限制死了,出现的小毛病除他也没有别人会修。

  肉眼能观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又不占多少时空穿越运输量。

  这一次就是把土豆当宝贝养出来,就算这批种子不是很好,到明年四月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再培育一批新种子就是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