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历史开始不一样---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5年8月3日,甘肃两当县,民国时空。

  8月3日佛晓,红二十五军派出手枪团(后又改称为224团)一个营离开双石铺镇进入甘肃朝两当县县城前进。

  双石铺镇到两当县城的城关镇距离有27公里,红军手枪团中午时到达灵宫殿(村)后兵分三路,进至两当城东面的北崖沟、祖师山、贯沟、刘坪一带包围了县城。

  当时,两当城内有国民党县保安队士兵和警察70多人,县长朱志和兼队长,乔玉良任副队长,董全德任一分队队长,朱玉川任二分队队长。

  两当县国民党政府按照蒋秃子封锁红军活动要求,在县城东西两侧山上修了四个碉堡,因为两当县城关镇是处在一个东西向的川道上。

  当红军开始进攻时,三个碉堡守敌弃堡而逃,只有副队长乔玉良、二分队长朱玉川,带着30多名保安队士兵,死守在西山,大多还是圆弹头,远程精准射击根本就难实现,而轻机枪是捷克式,弹匣在机枪上部,无法安装瞄准镜。

  因此,徐远山空有一身加工本事,手头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望远镜、瞄准镜,但就是无法给自己的队伍添上一支远程精准枪械。

  但自从缴获得的一挺民国24式重机枪,他一到手就琢磨起来,这种重机枪是仿制后期非常成熟的08马克沁重机枪,也是民国时期最成功的一项武器仿造。

  该重机枪性能优良,最大射程三千多米,有效射程超两千米,且因为射击支架设计合理,连续射击稳定性好。

  所以刚生产出来就优先提供给“天下第一师”部队,这次在凤州作战缴获的两挺民24式重机枪,也是红二十五军的首次缴获。

  所以上次徐远山离开民国时空前,就把相关尺寸测量好,回现代后立即能进行加工。

  果然这挺加了10倍望远镜并多次校射后重机枪不负徐远山的重望。

  在后来的西兰公路阻击战中,使用重尖弹在千米左右的距离,平均两个点射就能击毙击伤一名敌兵,让东北军五十一军的士兵魂飞魄散。

  当然,除了加工重机枪瞄准镜外,徐远山还通过邮件让在泰国赵剑波立即准备好十台最小型的挖洞机,和一台小型凿岩机(岩石打孔机),但必须是使用汽油的。

  民国时候,汽车都是使用汽油,只有到军队装甲车、坦克出现后才能见到柴油,民用的柴油设备基本没有。

  徐远山回到双石铺镇后,才知道红二十五军已经出发到甘肃,但后勤的供需部还有许多战士正组织百姓帮助红军把一些粮食和物资运往甘肃。

  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带一个骑兵排留在双石铺镇等着徐远山,可以想像红二十五军领导是如何重视这四部电台了。

  有了电台,留在陕西的游击团和前往陇南北部开展游击战的独立师才能出发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