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一章为谈判让他担任副主席吧---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解放军要与苏联红军发生冲突,这让现在的土共领导们在感情上很难接受。

  同时他们又是属于中国人里有文化、有知识的群体,接受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教育,所以无法理解苏共在外蒙的做法,……这与世界列强的殖民主义无异。

  而苏联,可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土共政治局的主要领导与徐远山交流,不是他们缺少政治智慧,而是缺少国与国关系打交道的经历。

  说到外交手腕,这时的苏联领导人真甩土共领导人几条街。

  中国人待人特别出远门、出国的都太厚道了,土共领导人更是厚道之人,所以才会有后世中国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所以,原时空教员访问苏联商谈两国关系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艰难和不解,为双方在外蒙上的分歧,在莫斯科一个半月时间里,教员脸上从没有过笑容。

  而徐远山穿越到这个民国时空,四年时间也足够让他成长起来,他所受的教育和知识面,加上两年的记者生涯就是良好的基础,他同时在这些土共领导人身学习到很多东西,所以他在随后的工业、农业和军队建设上,提出了许多因地制宜的建议。优先发展空军克服民国交通不便现状,使红军战斗力得到提高,提前三年建议组成炮兵和汽车司机的训练队伍,让解放军一亮相就具备高强度火力和部队高机动性。

  这就是他强调的,人才宁可等武器设备,不让武器设备等人才!

  在徐远山的布局中,犹太工人是土共军工爆发产量的唯一机会,但严格来说也是趁人之危,为了避免误解,实施计划时徐远山用了拯救的借口。

  有干部怀疑徐远山救这些被欧洲各国认定是麻烦货的犹太工人时,徐远山直接答复说老马也是犹太人,这立即把所有人的嘴堵上。

  老马是谁?他不是后世资本企业家的马云和马化腾,而是排第一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马克思可是共党的宗师爷,当时土共军队中流行的一句口号“去见马克思”,这是牺牲的光荣标志。

  犹太工人来到中国后没有遭到歧视,也与此有关,不久后,中国管理干部就发现这些犹太工人真好用,人聪明就不说了,干活踏实认真严谨,操作严格遵照工厂规章制度,如果换中国或别的国家工人,如此繁重的劳作早频频发生事故了。

  这是在整个世界对犹太人喊杀、驱赶的时代,也是在中国的犹太人最幸福也是最老实的时候。

  利用这些犹太工人,又增加一些中国学徒,徐远山就陆续建立起六十多个大型军工企业,就连子弹厂和炮弹厂就有六家,设备大多数是来自德国和美国,少数要求更高更精密的工具和设备是从现代时空弄来。

  而且有近千名技术水平更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