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坦克与火车头---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起来,不停地开,哪个部件损坏了记录下来,换上新部件继续开,同样把陆续损坏的部件记录,分析造成损坏原因,查找并分析是设计问题还是配件在高速磨损下的损坏问题。”

  二战时的坦克,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半路有较高的抛锚概率。

  因此,徐远山把t26坦克改装研制人员分成三大组,除解决抛锚问题的磨损组外,还有加焊装甲和提高炮击准确性的两个组。

  按照他的意思,把t26搞熟、搞透了后面研制59式坦克就简单一些,毕竟按照徐远山想法,59式研式制一是有样车;二是生产不了的部件,比如发动机可让现代时空定制。这样59式坦克最后的问题就是火炮问题,100毫米或105毫米弄不来,可以先从德国定制88高射炮改装的坦克炮。

  t26坦克的装甲厚度仅为15毫米,根据现在新柴油发功机输出功率较大的有利条件,徐远山要求把正面装甲增加40毫米或50毫米,侧面装甲增加30毫米或40毫米,徐远山受到后世坦克外观影响,要求外加装甲不一定是原来的圆弧形而改成小块棱形组成。

  t26坦克射击准确性不高,经过多次炮击试验发现是瞄准器具质量差的原因,替换成现代时空的光学炮具直接瞄准镜后,准确度有很大的提高,不过徐远山还增加了一个激光瞄准器具,以达到五百米至八百米百发百中的效果。

  增加通讯设备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每一辆坦克增加一部对讲机。

  以上增加装甲和提高射击准确性难度不大,但抛锚或磨损的问题就复杂得多,主要技术力量都集中到这里。

  为了更好找出问题,徐远山一次就动用了两辆坦克试验,人员也分成了两组。

  其中一辆坦克的履带换成后世生产的铝合金履带,还提前准备了些从后世带过来耐磨或耐高温或高强硬度等合金材料,对一些易损部件用这些特殊材料加工后,再试验效果,如果再不行就让后世定制加工。

  以徐远山后世理工本科水平,是达不到完全研制一辆坦克的能力,但如果仅从实用性考虑,对一辆坦克修修补补还是能做到的,而且他身边还有几十名以瓦尔特?罗森伯格为首的犹太技术员协助,需要什么部件直接能用机床加工出来。

  就这样进行半个月的试验,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解决后,得到一辆面目全非的新式t26坦克:最高时速60公里,越野平均时速35公里,装甲45至55毫米(正面55毫米,侧面和后面45毫米),800米能做到首发命中,加置两个附加油箱行程超过500公里。这个数据除火炮威力外,全部高于t34坦克的技术指标。

  当然其中的发动机、履带还有少量部件是后世定制的。

  徐远山之所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