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五章日军准备要撤出关内---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的。

  三菱重工飞机研发首席工程师是堀越二郎,新式战斗机“十三式”在10月1日开始试飞,除了飞机更换成美国发动机外,机身主要由超级铝合金组成,武备更为强大,机鼻上层结构中安装了两挺毫米一式机枪,机翼内安装了两门20毫米99式机炮。

  “十三式”试飞时候就飞出了超过550公里的时速(四千米高空),但后继研制中,对是否加装油箱、驾驶员的防护装甲陷入了争论。

  因为如果不加装甲防护“十三式”战斗机可以有超过三千公里的大航程:3350公里(挂载副油箱)、2222公里(内部燃油),如果加装甲防护会减少四百公里的航程。

  争论问题就交到山本五十六手中,虽然山本五十六非常珍惜手下的飞行员生命,但武士道精神还是占据了上风,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没有装甲防护的方案。

  因为支那空军轰炸高崎市给山本五十六的印象太深了,现场他可是去过两次,而高崎市离支那上海都有两千公里。

  所以山本五十六还希望堀越二郎把“十三式”战斗机的航程再提高一些,达到支那飞机一样的航程。

  堀越二郎只好和原时空研发零式战斗机一样,就是在超级铝合金上打孔,减轻飞机重量以便能携带更多的燃油,把好好稳固的“十三式”重型战斗机弄成轻飘不稳固、外观似壮实际内虚的战斗机。

  这时候日本人还不知道红鹰战机实际上是飞不了这么远,徐远山改装的那架飞机并不是用于作战,……尼玛,肚子里全是燃油打个屁仗啊。

  这是日本人在战斗机研发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徐远山虽然不需要红鹰战机飞这么远,却在作战效能上面下功夫,红鹰战机目前算是飞得最快也是飞得最高的战斗机,提高作战效能就是要“先敌发现”。

  一年多来红鹰战机在小型雷达方面终于得到完善,虽然探测距离只有五十公里,但却是能够全方位进行扫描,要知道当初给苏联提供的十架红鹰战机可没有安装雷达。

  因为雷达的小型化,全靠后世的芯片,这是超越了四代以上技术,说白了每架红鹰战斗机都有一台小型计算机。

  日本人赌徒心理再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何况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是出了名的赌博高手。

  “十三式”战斗机才试飞成功,生产线就开始开工制造新式飞机,有问题的话就边造边改。

  然而山本五十六却因为陆军马鹿在支那的失败有些沮丧了。

  10月4日,日本大本营召开陆军和海军的高级军官会议,海军方面参加的有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将、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中将、海军航空本部部长井上成美中将。

  据通报,华北与华东日本陆军连遭失败只能据守在不到十个城市里。

  听到陆军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