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六章抗战时的三农问题---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法跟他们先锋军说理,不走就直接驱逐,还不走就当汉奸先抓起来。

  先锋军在敌后根据地的有关减租减息和军粮赎买政策,确实是徐远山提出来的,就连华北根据地也同样采用这样的政策。

  徐远山当初提出“农村将来最好实行减免农业税”的问题,是有条件的,就是土地完成国家化之后。

  土共是进行过讨论,争议不大的原因和原来红军执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差异不大,虽然苏区根据地也交军粮,那也是红军政府没有钱,而且当时军民一家,自己种出粮食给自己亲人吃,也模糊了交军粮的本质。

  后来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下来,因为土地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大麻烦。

  前面土共革命之所以叫“土地革命”,就是因为中国问题根源就是在土地上,农民没有土地如何能“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并没有错,就是看有没有实力推行和维护现状。

  这也是当时地主和资本家代表的蒋秃子政府对红军苏区进行疯狂围剿的主要原因,这是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

  但到1936年红军长征北上后,日本侵略中国企图已经明显,中华民族生存危机和反侵略已经上升到首要矛盾。

  所以土共中央暂时把“土地革命”放下来,号召全民抗战建立统一战线的倡议,又利用种子和减租减息联系起来,缓解农民和地主矛盾,成功解决西北问题成立了联合政府。

  这种在甘肃存在公有土地和陕西及其它地方存在土地私有化并存的状态,这与原时空陕甘宁边区和各地敌后根据地状况类似。

  徐远山也是通过原时空抗战时根据地执行的政策建议在华东地区由先锋军实行“减租减息赎买”政策的。

  当然,土共中央经研究并得到徐远山保证提供的资金足够三年内财政运转后,也在华北实施同样的政策,这也是华北根据地迅速得到发展的原因。

  实际上,华北各根据地游击队和地方部队近一年来已经发展到50万人,加上西北近80万红军,土共兵力已经超过130万人,不过考虑到战斗力问题,土共中央内部暂计一百万正规军,这还不算华东的先锋军、川军及江南红军游击队。

  否则,土共中央也不会考虑193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对日反攻了。

  当然打败日军后,就涉及全国统一的问题还有就是土改问题,徐远山为此在现代时空开始收集有关资料,看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抗战反攻中进行有关铺垫。

  徐远山在报社工作时,带他的有一位关系较好老师对“三农”问题较为熟悉,这位老师2002年至2005年曾在三农问题温专家任《内参》、《中改》杂志社总编时工作过,后来又进行过十多年农村调查,有过农村的重大事件采访经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