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章日军宣称五天内攻下南京城---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7年12月12日上午7时,在重庆化名为李小兰的竹内云子(上章曾笔误错写成南造云子)起床后,先收听“胜利之声”的广播。

  “胜利之声”对日本持有强烈敌对情绪,同时也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腐败,但日本人和国民党高官还不得不收听,就因为该广播电台消息广不说,还非常迅速。

  果然,今天“胜利之声”最先就是南京保卫战正式开战的新闻,说日军昨晚连夜进攻南京城外廓阵地紫金山、清凉门和雨花台一线,但被川军、粤军和桂军击退,前沿阵地日军遗尸四百多具。

  按照贯例,新闻中开始播报日军小队长以上职务的姓名,不过只有不到五人,“胜利之声”还特地说明,日军撤退时把主要军官尸体抬走了。

  进攻日军伤亡确实有这么多人,而且伤亡主要还是遭受到先锋军炮兵突然炮击造成的,不过为了凸出守城部队英勇,全部把功绩放到步兵头上。

  紧接着,是中国军队牺牲的三百多名人员名单,这份名单具体到普通的战士,除了部队番号外,还有战士的籍贯。

  为了鼓舞守城部队的士气,先锋军情报部给守城部队准备了一千台小收音机,都是中波段,不过南京离太湖很近,声音很清晰。

  知道“胜利之声”会全程播报南京保卫战全过程,还有英勇作战牺牲的战士名单,刘湘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地方部队到南京当炮灰,就是想洗刷以前各省军阀混战的坏名声,所以战场上收集日军官兵死去的身份证件,和上报中国军队士兵牺牲名单,成了各个部队的头等大事。

  地方部队里留学日本的军官比中央军少一些,但还是有的,这也是“胜利之声”能报出击毙日军番号和姓名原因。

  “胜利之声”这项举措,是南京城守军越战越勇的原因,就算是死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因为各省报纸会根据电台内容转成文字刊登到报纸上。

  原时空南京守卫战,作战中伤亡有两万人,逃过长江的有三万人,投降超过五万人全被日军杀害。

  投降如此多原因就是当官先跑后,军心全失所造成的,并非缺少武器弹药。

  现在收听到新闻的竹内云子有些不太相信,因为就算是夜战,大日本皇军也是压国民党中央军几头,更不用说这些地方民团性质的部队。

  但“胜利之声”的新闻又是公认的真实性,其中必有蹊跷。

  竹内云子现在是谷正伦办公室的贴身秘书,果然上班后她从南京发来的汇报电报里,知道是昨晚进攻的日军不仅遭到飞机轰炸,最后更是遭到来自南京城内大规模的重炮轰击。

  竹内云子也奇怪中国军队是什么时候在南京城里布置大量重炮的。

  她现在这个位置很重要,因为谷正伦表面是宪兵司令,实际上这支宪兵还承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