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三件武器_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了个爵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

  古人又云:“兵道在诡。”指的是行军打仗时,计谋很重要,若是没有冷静的头脑想出的合适的计策,那么部队一定会受人算计,蒙受折损。

  古人还云:“兵道在体健。”指的是集结军队时,士兵的体质很重要,若是没有足够健壮的体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那么就算是指挥得当计策惊人,却也无法取得胜利。

  古人云过很多,但是对刘玄来说这些都离他很远。

  毕竟,他自己带军作战的时候,看到的无非就是血流成河人山人海,也看不出什么诀窍来。

  可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扎扎实实看的见的作战的方法。

  是一种阵法。

  刘玄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鸳鸯阵”!

  鸳鸯阵!

  这是明代名将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所创立的阵法,正是由于这一阵法,戚继光在对战倭寇的时候未尝一败,大获全胜。

  而刘玄看重的,是应用鸳鸯阵之后,部队的死伤人数少的惊人。

  攻防一体,化零为整,是对鸳鸯阵的最好解读。

  鸳鸯阵因其士卒集结,以十一人左右两边对称站立形似鸳鸯而得名。

  鸳鸯阵首为一队长,司职指挥调度。

  ·0求鲜花······

  在其后则是一左一右两持盾兵士,一持大盾,一持藤盾快刀,用以阻挡敌军的兵器弓矢,保护身后的同伴,是为前锋。

  在前锋身后的是两个手持长竹竿的兵士,同样也是一左一右,手持一长达三米的、削尖的竹竿,方便将兵器跨过前锋去攻击阵型前方的敌人。

  在这两个竹竿手的身后是左右各二共四人的长枪兵,手执长枪负责支援。

  在他们身后的则是两名手执“镌把”的兵士,负责掩护侧翼。

  在队伍的最后还有一人殿后,防备从身后袭击的敌军。

  可以说,这是一种攻防兼备、近乎完美的阵法。

  刘玄默默从头到尾将书看完了,心下依旧是犹豫不决。

  却说这阵法已经如此完美了,刘玄还在挑挑拣拣什么呢?

  一方面,这阵法是对抗倭寇的太刀和弓矢的,可是现在刘玄的部队要对抗的是装备大刀长矛的对手,这时这阵法的威力势必大大衰减。

  另一方面,鸳鸯阵多是在相对狭窄的地方施展的,可是现在刘玄打的仗多是在平原上展开的,鸳鸯阵能不能还是如同之前那般损失极少还是一个问题。

  还有,能不能在阵型中加入一些火器?

  刘玄考虑了种种,发现不能照搬历史上的阵法,还是要自己修改。

  思前想后,刘玄决定将这阵法暂时搁置,日后待发展完善了,再去考虑,

  这便是刘玄这半个月得到的三样武器,检验过一遍之后发现只有珠弹炮似乎是有些妙用,便只将珠弹炮推广开了。

  当刘玄和贾诩说了他的决定之后,贾诩很是吃惊。

  实际上,当刘玄将他的命令颁布给贾诩之后,贾诩又将图纸给了工匠们研究。

  没成想工匠们越研究越起劲,竟然一时形成了一种讨论研究火器的风气。

  工匠们仿照三眼火铳,短短几天就研制出了几个变种,彼此争论不休。

  本来是要都付诸生产后比较个高下再和刘玄汇报的,现在可倒好,刘玄直接把原型机给否掉了。夕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