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曹操搬家,刘玄开荒_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了个爵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现在也没有废除赋税,只是尽量减轻,只收一成的税。

  刘玄现在采取的措施,更像是历史上的曹操在三国时期实行过的“屯田制”,以兵为农,兼戍兼农。

  只不过曹操实行屯田制时收取的税负比他刘玄高多了,据史料记载,曹操当时实行的是“官四民六”,即耕一亩地,要交四分地上的收成给官府。

  这种做法的确让曹操在短时间内集聚起很大一笔钱粮,但是长久以往必定不利于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屯田制发展到后期,甚至变成了“官八民二”,农民辛苦一年,居然连自己土地上一半的收成都拿不到。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毕竟他们世代务农,一辈子也只能和田地打交道,又怎能反抗杀人为生的官兵。

  中华大地上的农民,就这样几千年来默默忍受着他人的剥削。

  终有一天忍不住了,就会产生农民起义,到那时一般就是朝代更替、天下大乱的时候了。

  就像是现在,这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时期。

  时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农业赋税却还居高不下,除去刘玄所管辖的幽州、冀州、并州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税收都在三成左右。

  至于各地,又有各地不同的情况,例如董卓治下的长安,税赋是三成五,曹操治下是四成,袁术、孔融等人则仍旧沿袭含时的制令,收取三成税赋。

  税赋对于农民来说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可以说,刘玄之前之所以可以那么迅速地召来那样多的流民,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有充足的岗位,另一个就是他推行的低赋税。

  而今对并州的开荒,刘玄想了几个方案,但是拿捏不准。

  和贾诩、程昱等人讨论良久,刘玄越发觉得云里雾里。

  一念之间,刘玄决定自己去看一看这开荒到底是怎么开的。

  于是他就像一个普通的建设兵团士卒一样,不带随从,不带车马,借了另一个同叫做刘玄的人的名字,去扎扎实实地体验了一天开荒的生活。

  不到辰时,刘玄所在的兵团就召集集合。

  建设兵团的士卒们都住在大的宿舍里,每日两餐分别在辰时和酉时进行,午后歇工半个时辰。

  说是宿舍,其实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宿舍差别还是很大的。

  一间宿舍就是一座占地一分的大草房,容纳大概一百个青年劳力。

  这样的宿舍在并州大约有两千座,分布在各地的工厂和开荒一线。

  而“.`(吗了赵)容纳”的方式也很简单,一人一张床铺,一席铺盖,一双碗筷,一张碟子,三套布衣似。

  至于这些士卒的家眷,大多已经分到了田地,或者还在等待,暂住在官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内。

  现在暂定的分地政策是每户每有一个成年人分地一亩,每一个小孩分半亩,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是半亩。

  至于牛则是一户一头,由官府分别登记,算是官府租借给他们的。

  天刚蒙蒙亮,就有一个伙头摸样的人站到宿舍的门口擂打宿舍门口的大鼓,叫这些人起床。

  刘玄是半夜悄悄摸摸地和另外一个“刘玄”交换到这里的,到这时躺下还不到两个时辰。

  忙了一晚上,他本来还想趁着人多杂乱赖一会床,结果身边的人一听到鼓声就纷纷起身,弄得他也不好意思接着躺着装死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