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贾诩相劝,曹操退许昌_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了个爵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势已定,不必再去费心。

  内有长安百官,外有吕布李傕,何人能动他董卓?

  天下已无人能杀我董卓!

  董卓有绝对的自信。

  前一年伍孚刺杀他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有惊慌。

  因为他知道,倘要成就霸业,这一点小小的插曲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衣服里贴了一件贴身的小甲。

  甚至,冥冥之中,他已经知道那一天是那天。

  只有那一天,他穿了小甲!

  这是天意,天佑我董卓啊!

  然而自那之后,但凡他上朝,就未尝脱下过那件铁衣。

  或许天意能够救他一次、两次,但是长久来说,能够救他的还是他自己。

  董卓已不再相信天意,他只相信自己。

  所以他不再担忧**无度、穷兵黩武会有什么恶果,不怕僭越皇位、挟持天子会受到天谴。

  他董卓已是天下霸者,何人能制裁他?

  就算是天也不能!

  若是天意有道,此时必会一声叹息。

  一个人的时运是有限的,若是他不相信天道,又何能让天道保佑他?

  所以今天当董卓梦见清明时节,一群人在自己坟前哭丧时,当他看见那群人中有王箐吕布时,他并没有惊慌。

  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场恶梦而已。

  董卓并不知道,他的命数早已注定。

  这场梦是上天对他最后一次眷顾。

  天道有常,然终因世殊时异而奖罚相殊。

  是为人和也。

  夫后世言及董卓,占汉末乱世之天时,凭长安之地利,然功业不成,中道暴毙。

  何也?人不和也。

  董卓即为枭雄,失夫人心,即为枭也。

  枭,寇首也,非一方诸侯,但占山劫掠之辈也。

  董卓的故事就快要走到尽头了,无论如何,三月初三,会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三月初三,是曹操约定献城的日子。

  曹操此时正在做什么?

  他在忙着搬家。

  许昌城内连同百姓和士卒百官,近一百万人,在这一个月里被曹操分批转移到了泰山郡一带。

  当然这么走也不是白走的,古代之所以有所谓“流民之害”,就是因为流通人口保证不了生活。

  不光如此,流民427还会传播传染病。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少有的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近代以来都被学者们注目的原因。

  一个国家,如果发生了定向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要么就是这个国家足够强大,支撑的起这样的转移,要么就是国运衰竭,人民只好四处游荡躲避战乱。

  游民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百姓出了城便落草为寇,有的百姓出了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历朝历代,长途迁徙的游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往往十不存五。

  还好曹操时间充足,许昌到泰山郡沿途又有城府州县可以提供帮助,所以这搬家搬的还算是顺利。

  经过了一月有余,许昌的百姓士卒大都已经到了泰山,许昌城内仅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维持城内治安和卫生的杂务。

  曹操是要送许昌给董卓,而且还是完完全全的许昌。

  如果可能的话,一个人也不留给他!

  然而做不到,就很难受。

  到时候,这一座空城,就是激化董卓与孔融矛盾的良药!

  此外,曹操还集聚了千精骑,打算在董卓进城之后派出,截断董卓的后援。

  如果说半个月之前曹操还是壮士断腕一般,那么现在,王允的一封信已经足以让他反败为胜!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