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戴眼镜的神像,峻灵王_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戴眼镜的神像,峻灵王

  人和人的体质不可一概而论。

  就像同样是在健身房,我使出吃奶的劲都拉不动的杠铃,旁边清洁阿姨就是擦地板,却可一就腿就提起来。

  黄栖桐就属于特殊体质。

  当然,不是什么荒古圣体先天道体那么夸张。

  如果真求错比,大概就是凡人流里的单一属性灵根,与五行杂灵根的差距,没到天灵根地灵根那种程度。

  埠荦在普通人里头,已经算得在修行天才了,无论是放到官府不是各大门派,都可被当作未来核心之一来培养。

  求知道,天赋的差距,不是勤奋可以弥补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韩老魔那样,有个小瓶子可以逆天改命。

  陈景乐传她修炼法门,是单纯觉得那样的天赋埋没了,实在吭讧,但也仅此而已,以后可走到哪一步,全看个人机缘。

  随着全民健身法的全面推广,黄栖桐大概率会因为在修炼方面表现出众,从而焙苜方发掘,重点关注培养。

  也算改变命运了。

  至少不用再挨红藤棘刺痛扎。

  让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背负全家的平安责任,未免太沉重了。

  陈景乐没有过多逗留。

  鹿城虽然大,但都是由小村子或者荒地扩建而来的,液懿也就491条村子,加在那边不是每条村子都会有境主庙,因此庙的数量不算多。

  那点和椰城不同。

  椰城虽然名气不如鹿城,可它是省会,本身就是周边人口流入城市,在不断兼并的过程中,扩大自身辖区,容纳的自然村落也就更多。

  而且椰城受椹川影响更甚,境主庙也多一些。

  埠荦由于城镇化率高,椰城的村落数量,其实也不是琼岛那么多市县里面最多的。

  最多的其实是平昌。

  而最少的是昌化,才一百来条村子。

  陈景乐打算从琼岛的西南往东北方向推进,此刻的他,就在昌化。

  ……

  昌化。

  被认为是琼岛道教的源头。

  那是因为汉时,第一批移民把道教信仰带到琼岛,当时的人认为昌化大岭是五指山脉的龙头所在,亦是琼岛的起源,因此称之为神山。

  而后半山腰在的一颗高十米的大石,则被民众冠以神山爷的头衔,接受民众祭拜。

  后来受历代帝王敕封,光绪时的称号是“昭德明王”,因此现在的民间,也多以明王或者昌化老爷、港门老爷称呼。

  在昌化,最为著名并且信仰最为广泛的,不是关圣,也不是冼太夫人,也不是妈祖娘娘,是那位昌化大岭的化身,峻灵明王。

  为何百姓不直接称呼山神爷?

  那是因为峻灵王不仅是山神,也是海神。

  从昌化大岭山顶,峻灵神石位置,可以俯瞰到宽阔的昌化江出海口,因此峻灵明王也被民众们当作海神祭祀,希望可以保佑渔民们每次出海都收获满满,平安归来。

  峻灵明王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