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祝融_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所周知,五邑是大夏第一侨乡。

  下辖三区四县,府衙设在东北角的江海区,其他区向西南方向依次排列。

  跟某徽京有点像。

  所以五邑中的其他几个区,对五邑的认同感并没有那么强,对外很多时候,都说自己是新宁人、冈州人、恩州人,而不是五邑人。

  特别是恩州,从文化圈层方面来看,更贴近广南西部。

  五邑府这边的民俗信仰,除境主土地外,还有洪圣爷、关帝、妈祖、黄大仙、医灵大帝等等。

  其中比较广泛且具代表性的,就是洪圣爷。

  五邑中的江河区,甚至还有以洪圣爷命名的洪圣公园。

  洪圣爷,是民间的说法,官方名称应该叫做广利洪圣大王,或者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南海海神祝融。

  有人可能疑惑:“祝融明明是火神,怎么会是海神?”

  唔,要知道,我们大夏的神话体系过于庞大,每一位神仙的故事,都能写出一部长篇史诗来。

  上古神话时期的祝融,确实是火神没错,时至今日,依然是火神。

  不过神明身兼多职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

  祝融成为南海海神,是隋朝之后的事。

  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有大臣建议:海神灵应昭著,应该考虑在近海处建祠祭祀,才能表达出人间帝王对海神的虔诚。

  于是文帝下诏祭四海,广南这边南海也应诏建立了南海神庙,而火神祝融也正式被尊任为南海神庙供奉的“海神”。

  毕竟南方属火,最强者莫过于祝融。

  唐代大文豪韩愈所撰、陈谏所书的《南海神庙碑》: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最贵,在东、北、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明确记载了南海海神就是祝融,而非网上公众号所说的唐代官员洪熙。

  到宋仁宗时代,又诏封南海神为“洪圣王”,全称“南海洪圣广利王”。

  洪圣爷的称呼遂流传至今。

  后来南海海神的形象,又渐渐和南海龙王形象重合,有些地方的龙王庙,祭祀的也是南海海神。

  据考证,建国前三角洲一带的洪圣庙、大王庙,一度超过500座,而妈祖庙仅300余座,南海海神香火之盛,令人震惊。

  可惜辉煌不再。

  如今很多地方的洪圣庙,都已经废弃,遭到拆除。

  大夏七千年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传说。而旧时代的残党,往往找不到新时代能承载他们的船,以至于逐渐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

  五邑地区最大的洪圣庙,位于逢江朝连镇,西江河畔。

  若说香火,其实并不旺盛。

  这年头香火最旺的,往往都是佛寺、观音庙之类,道观相对冷清,更别说民间俗神小庙,初一十五以及神诞日有人来拜祭下就不错了。

  好在眼前这座洪圣庙,看起来维护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