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幕 梳理_美国大富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现在掌握在手中的产业,却都在蓬勃的成长。

  许多人以为,企业是做大做强的。

  就像是万达一样,能够自己盖商业地产,盖成全国第一。

  但是,那是面对特殊的国情,有着特殊的情况。

  在美国这样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产业最快的方式是并购。

  没错,就是并购。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哪怕前一段时间,还只是一个地域性的小企业,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贯连整个美国的巨大企业。

  道格前不久,命令布莱尔,尝试收购其它的报纸。

  不仅仅是因为合成染料注入了大量资金,非要将钱花出去。

  还因为《纽黑文时报》运营的状况十分良好,而且,他认为这种运营模板,能够进行复制推广。

  因为技术、交通、受众等等原因。

  目前美国的报纸,还是以地方性报纸为主。

  没有那种能够一锤定音的全国性报纸。

  尽管有线电报,已经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商业化了。

  但是,昂贵的价格,却不允许如今萧条的报业,长篇幅的传递消息。

  可是,如果不能长距离快速的传输消息,报纸的时效性又有什么用了呢?

  因此,地方性的报纸,是美国的绝对主流。

  再加上,美国绝大多数的人,其实都希望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所谓的勇于开拓,如果能在当下生活的地方继续生存下去,又有谁想要远走千里,面对未知的未来呢?

  基于以上的这些现实,道格最终的策略,就是收购那些经营不善的地方报纸。

  照搬《纽黑文时报》的运营模式。

  如此模块化的运营,当然不够因地制宜。

  看上去有些呆板僵硬,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像是在纽黑文能够赚钱。

  道格也没有做这样不切实际的梦。

  他需要的是,只要报纸业务整体不亏就好了。

  报纸是媒体,媒体就是信息的媒介。

  掌握信息渠道的作用,远远不止卖报纸赚几个钱那么简单。

  如果报纸在受众的心中公信力足够强。

  不光能“只报道部分事实”,影响受众去做某些有利于道格赚钱的选择。

  甚至,就连美国总统谁来当,都由道格说了算。

  媒体是无冕之王。

  记者这种小喽喽,顶多只能收几个小小的黑钱。

  但是……

  对于媒体的主人来说,却能谋取天大的利益。

  因此,没有强制媒体属于国家的国家,资本大亨们,会全力争夺媒体市场。

  甚至,某一位地产老板,能因为玩新媒体社交软件,以七十余岁的高龄,当选美国总统。

  而那些对于媒体有管控的国家,就要控制着这些媒体,引导人民群众,去做他们希望做的事情。

  这两种行为本身没有好坏,好坏还是看他们做了什么。

  如果,他们是鸭子,说自己是鸭子,他们就是好鸭子。

  但若是,他们是鸡,却说自己是鸭子,那就不是一只好鸡。

  媒体宣传行业,尽管很重要。

  但是,入场的时间还很充裕。

  真正让道格比较担心的,还是银行业。

  因为……一旦南北之间的战争,一旦有了明显的苗头。

  银行业整顿的时间就到了。

  不要以为,掌控媒体,写了一些文章,出了一些书的犹太银行家,就是无辜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