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清军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清军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午时。

  高阳城郊,举目望去,尽是清军的营帐。

  密密麻麻的几乎铺满了整个旷野。

  各色的旌旗在营垒之间不断的飘扬,猎猎的响动声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向着远方缓缓的传播而去。

  高阳城内此时已经是浓烟滚滚,几乎化了一片火海,俨然一副人间炼狱的模样。

  手持着顺刀的清军甲兵游走在街头巷尾,满语的叫嚷声在城中此起彼伏,肆意的狂笑声和绝望的哀嚎声混杂在一起……

  高阳城墙之上飘扬着的红旗早已是消失不见,此时城墙之上的旌旗早已经是变成了白色的旌旗,那是清军之中代表着正白旗和镶白旗两旗的旌旗。

  多尔衮站在中军营地修筑的望台之上,皱着眉头眺望着远处正逐渐被火海所吞噬的高阳城。

  夹杂在北风之中从高阳城内传来的哀嚎和哭喊声萦绕在多尔衮的耳畔,但是在他的心中却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多尔衮之所以皱着眉头,并不是因为发生在高阳城内的屠杀,而是因为就在数日之前,突然出现在真定的明军。

  “都探听清楚了吗?”

  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多尔衮没有转头,他知道是谁来了,当下发问道。

  “已经探听清楚了。”

  身穿着一身银白鎏金盔甲的多铎带着一队甲兵刚刚登上了高台,听到多尔衮的问题,当下回答道。

  “打败查苏喀的明军是从陕西赶来的勤王军,领兵的主帅是明陕西巡抚孙传庭。”

  “那个杀了关内流寇盟主闯王高迎祥的孙传庭?”

  多尔衮眉毛微挑,他听过孙传庭的名字。

  明庭内部但凡是出名一些的将校,在他们军中都会有记录。

  情报的作用无比的巨大,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决定战场的走向,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虽然对于黄台吉,多尔衮心中一直不满,但是黄台吉比他更有能力也更有远见。

  论权谋心术,整个北地更是没有人能够胜过他这个八哥。

  如今这一路南下看似是在他的带领之下连战连捷,但实际上所有的方略都是黄台吉所制定。

  他赢下了这一战,大家都只会记得是黄台吉订下的方略。

  黄台吉在军中和朝中的威望将会继续被拔高,影响力也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而他若是输了这一战,责任到时候却是要他来承担大半,黄台吉却不会受到多少的影响。

  而且,黄台吉还可以以此为借口削弱他的权柄……

  “对,就是那个孙传庭。”

  多铎点了点头,继续禀报道。

  “斥候探报,经擒获口舌映证,随军将校有援剿总兵官曹文诏、延绥总兵贺人龙,临洮副总兵曹变蛟、汉中副总兵陈望。”

  “真定明军人数在一万五千人上下,其中骑兵约有五千余人,步卒万人。”

  “明军的骑兵颇为精锐,斥候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