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证券交易所_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银。只要他愿意卖出去,那么15万两白银就会到手,也可以待价而沽,等待以后来自西方公司的分红,或者等西方公司的股票价格继续上涨再进行抛售。

  “除了官营的几个公司,应该还有几个民间的公司在今天发售新股票吧?”楚云问道。

  “对,同时发行股票的还有7家民间商人创建的公司,涉及纺织、粮食、化工……”证券交易所的官员答道。

  “化工……李晋德的李氏化工?”楚云问道。

  “对,李氏化工在证券交易所发行5万股,占比40%,每股价值4两白银,一共向公众募集20万两白银。”官员答道。

  “也就是说李氏化工总价值高达50万两白银。”楚云不禁惊讶。

  李晋德在化工业发展的还不错,他手中西方公司的股份和他二次创业的化工厂公司相比似乎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跟在楚云身边的大玉儿是经济系的优等生,而且一向在户部的咨询委员会担任委员,她也有参与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事务,对选择在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的7家民间商人创建的公司进行过调查。

  她对楚云说道:“这个李氏化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前,将其核心的橡胶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其他的公司。李氏化工经营的业务是肥皂、染料等与纺织业有关的轻化工业务。而橡胶、硫酸等重化工工业则在他的新公司,并不想要让核心业务接受股东的监督。他解释的理由是害怕核心商业机密泄露。”

  楚云有些错愕:“有点意思,他新成立的公司是什么?”

  “帝国化工集团。”

  “……”

  楚云明白过来橡胶才是李晋德经营的核心业务,而且没有拿出来融资,显然是打算靠自己的资金维持橡胶厂的运转。

  不知道将这个新成立的“帝国化工集团”卖掉,是否可以卖到100万两白银?

  “他这样子处置也是符合规定的做法,有些核心的技术不方便让股东监督。”楚云倒不在意。

  像是兵工厂、帝国造船厂则是完全是官府出资,而不会向公众发放股票。

  李晋德的“李氏化工”与其他六个由民间创办的公司相比,仅仅募集20万两白银的李氏化工在七个公司里面排在最后,而且很少人了解化学工业,所以实际上低估了李氏化工的价值。肥皂和染料的行业也是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还有作为粮商的粮食储备及周转公司,募资30万两白银;专注于开采煤矿的孟加拉煤业公司,募资50万两白银……

  “掌柜的,他们好像都不怎么明白我们李氏化工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每股价值才4两白银,被认购的速度都比其他公司要慢。”李氏化工的雇员们为众人不理解他们化工业是在做什么而颇有微词。

  “没关系,我们放出的40%股份是非核心业务公司的股份。我们最近将资金都投入了橡胶工厂生产轮胎,实在是手头有些紧才打算募集20万两白银。他们错过了购买我们李氏化工的机会,那么就是他们自己的损失。”李晋德不在意,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方兴未艾的橡胶工业上。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