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分裂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规定:所有犹太拉比都必须研习哲学,并且在公开祈祷中只能使用德语。犹太儿童必须上基督教学校。

  事实上,弗朗茨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就是这道法令的扩大化,加强了对语言文化的推广。

  在奥地利众多民族中效果都很不错,唯独在犹太人这里遇到了麻烦,不能说没有效果。

  至少福利院收养的犹太孤儿,就同化的非常成功。还有就是父母工作比较忙的,下一代也被同化了。

  当然,没有被完全同化,并不代表着没有受到影响。

  尤其是1845年后出生的,大家从小都写着奥文、说着奥语、学习着奥地利历史文化,想不受影响都不可能。

  毕竟,奥地利的义务教育中寄宿制太变态了。一年也就放那么几次假,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到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在这一政策下,奥地利的民族同化政策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国内的众多少数民族都百川入海。

  因为经济上的关系,普通人完成义务教育过后,直接就进入了社会工作,没有时间去继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唯独犹太人例外,他们的商业头脑比较灵光,相对其他人来说要富裕一些。

  义务教育完成后,很多父母又把孩子弄回去接受家庭教育,继承自家的民族文化。

  甚至在暗地里还存在着一些犹太学校,躲过了政府部门的监察,潜伏在犹太社区暗地活动。

  好不容易才同化了,结果又被给拉了回去,上了维也纳政府的黑名单,也就不奇怪了。

  被逮捕的犹太资本家中,不少人头上都有一条“从事非法教育谋取暴利”的罪名,就是指资助地下学校。

  毫无疑问,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在奥地利那绝对是罪大恶极,政府是严厉打压。

  郊外一座小庄园内,来自俄奥两国的犹太代表集聚一堂,众人争得面红耳赤,气氛非常禁张。

  见事态失控,德高望重的犹太领袖斐尔德-利维,跺了跺拐杖,呵斥道:“都给我住嘴!

  不要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还在这里争吵。再不团结起来,我们就要亡族灭种了。”

  一名中年男子不满道:“尊敬的斐尔德先生,不是我们愿意争吵,实在是没有办法。

  现在欧洲的局势对我们非常的不利,而最重要的几位犹太领袖,现在都被奥地利人给抓了。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把他们营救出来,主持大局。”

  中年男子的不满是有原因的,犹太民族虽然是一家,但是内部还是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团体。

  受蝴蝶效应的影响,到了19世纪,犹太民族主要分布在英法奥俄四国境内。

  原本英法两国犹太人资本最为雄厚,对政府影响力最强,小日子过得也最滋润。

  随着经济的发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