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亚历山德罗维奇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款。

  这可不容易,自从沙皇政府宣布赖账过后,国际上所有金融机构都向沙皇政府关闭了大门。无论是债券、还是贷款,只要牵扯到了沙皇政府,都没有人肯受理。

  有得必有失,法国人的承诺还没有兑现,俄奥同盟先出现了危机。维也纳政府表现的越是不在乎,沙皇政府就越担心。

  俄奥同盟距离到期时间已经不远了,如果不能够续约,等盟约到期后,俄罗斯帝国在外交上将面临空前的孤立。

  亚历山大二世的压力大增,沙皇政府内部也有不少非议,很多人认为是沙皇一意孤行让联盟走向了破裂。

  这是亚历山大二世年轻时代留下的污点,当初在德意志地区问题上他是亲普派,同时还有明显的反奥倾向。

  原时空普鲁士王国能够建立德二帝国,亚历山大二世的个人政治倾向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本来有政治倾向也很正常,继位过后亚历山大二世并没有因为亲普,就对普鲁士妥协;同样也没有因为个人反奥,就疏远奥地利。

  就算是当初不经意间的行为,引发了手下的猜测,无意中造成了两国关系转冷,后来亚历山大二世也进行了修复。

  只不过雄主都拥有傲气,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之初,正处于俄罗斯帝国的巅峰时期,傲气自然要更多一些。

  普俄战争失败,俄罗斯帝国走向没落,亚历山大二世没有及时调整过来心态,这让后面修复俄奥关系进行的并不成功。

  这次对奥地利的试探,更是令两国关系雪上加霜。让国内反对改革的保守派找到了机会,趁机在政治上发难。

  内部的压力,令亚历山大二世焦头烂额。说实话外交上的问题,亚历山大二世责任并不大,俄奥关系遇冷更多是利益冲突导致的。

  沙皇政府的外交从来都是以“粗暴”著称,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是俄国人擅长的。在绝大部分时间中,沙皇政府的外交都是不及格。

  很遗憾,亚历山大二世也不是外交强人,原时空他的主要成就也只是对内改革、对外扩张,外交上并没有多少成绩。

  这次出访欧洲,还是亚历山德罗维奇本人要求的。这位原时空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三世,在外交上的眼光明显要更加厉害。

  亚历山德罗维奇自己规划的出访路线图,依次是丹麦——北欧联邦——德意志联邦帝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不列颠——法国——希腊——黑山——奥地利。

  漏掉了普鲁士和波兰,那是双方已经成为了敌人,作为皇储自然不能够去访问敌国。缺少了瑞士,那是这个国家不重要,又在内陆地区不顺路。

  这份按照地缘顺序安排的路线图,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才是最好的选择,把各方的面子都顾及到了。

  先从法国开始,这意味着中途很多国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