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抢夺棉花市场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铁路建设的办法,现在这样土地自然是不值钱,可是等铁路建设完成了,这些土地也就增值了。

  铁路公司完全可以隔一段地区修建一个站点,辐射到周边地区。解决了交通问题,在这些地区无论是开辟种植园,还是挖矿,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

  如果搁在后世,这样的生意估计大家会挤破头。铁路两边二十公里,也就是四十公里,这条铁路修建完成,就可以获得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所有权。

  这么大片面积,那怕没有任何资源,光是卖木头都可以收回建设成本了。

  可惜,现在无论是木材,还是埋在地下的矿产,都还不值钱。除非发现了金银矿,不然这笔投资能不能获利还是未知数。

  仔细盘算了一遍过后,弗朗茨发现这实际上这条铁路仍然是一个优质项目。

  在非洲修建铁路,首先劳工成本可以省下来,就算有劳工保护法,当地土著也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去投诉。

  当然,就算是找到了投诉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用。投诉人必须要先学会德语,不然案件不会被受理。

  能够学会德语的土著,也不会是底层劳工,这种人才早就被提拔成为了监工。他们要去投诉,最先倒霉的就是自己。

  大家都是要脸的,虐待劳工的事肯定是由监工干。没有哪个高层会自降身份,亲自跑到铁路工地上拿鞭子抽人。

  砂石、枕木等基础原材料可以自取,水泥也不需要外购,完全可以在当地建一个水泥厂,又节省了大半的原材料费用。

  就算是机械设备、铁轨,需要从国内运输,实际上增加的也就是运费。总体上来说,建设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铁路公司拥有这么大片的土地,那怕是开发的再烂,光卖资源也能够赢利。

  弗朗茨淡定的说:“既然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这条铁路就修吧!不过要记得控制成本,政府不能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这条铁路上面。

  非洲殖民地重点发展种植园经济,思路是不错的,不过还需要有侧重点。

  殖民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什么地方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那么就引导大家种植什么。

  政府将各地的土质、气候、水文等资料整理出来,再把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列上去,发放给民众。

  具体种植什么,还是让大家自由抉择,政府不做强迫。

  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美国内战一触即发,到时候他们的棉花、烟草出口势必受到影响,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先做准备。”

  这条铁路是符合大家利益的,一旦陆地上交通问题得到解决,大家可以开发的土地又变多了,不用像现在只能开发沿海、沿河地区。

  作为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弗朗茨自然不会反对。甚至他还要参与进去,从中分一杯羹。

  至于这条铁路什么时候能够修通,会不会变成烂尾工程,弗朗茨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殖民地不是本土,要是遇到地形恶劣地区,修筑成本实在是太高,那么停工几年也无所谓,反正工期又不急。

  重点发展棉花种植园,主要是为了抢夺美国的棉花市场。一旦南北战争爆发,美国的棉花出口肯定会受影响。

  要知道这个年代美国人的棉花出口额接近1.9亿美元,占据了全球棉花出口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

  历史上,美国内战导致棉花出口断绝,英国的棉纺织业就遭到了重创。为了避免被卡住脖子,约翰牛直接在印度强制推行棉花种植。

  等战争结束后,贸易恢复正常时,美国的棉花出口额已经下降到了600万美元,再也不复棉花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奥地利的殖民地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也不少,只要能够抢夺美国人三分之一市场的份额过来,殖民地政府的财政就翻身了。

  ……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