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捡回一条命,那都是祖宗保佑了,岂能够挑三拣四。

  ……

  中华会馆相传起源于明成化年间,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反正从东亚到南洋,从南洋到欧美,但凡是华人数量成规模的地方,都会有中华会馆。

  或许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古典的华夏建筑,其中又融入了几分欧洲风格。

  头顶上挂着“天下为公”的牌匾,仿佛在诉说着先辈建立这座会馆的用意。

  在远东帝国不管事的背景下,中华会馆不仅仅只是海外华人交流、互助的平台,同时也肩负着协调邻里纠纷、仲裁华人内部商业纠纷的重任。

  一般来说,会长、副会长都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华人领袖担任,某些地区也设有理事职务,负责辅助会长处理日常事务。

  原本东京中华会馆也是如此,只不过伴随着甲午的一生炮响,华人在日本的境况就急转直下,中华会馆也一度被迫关门。

  被逼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找来一名南洋华人贵族,充当名义上的领袖。

  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尽管南洋地区战争很少,很少有军功封爵的机会,但是仍然有华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神罗的贵族。

  这年头贵族的头衔还是非常好用的,尤其神罗这种大帝国的贵族。不能保证在全世界都有威慑力,至少在日本是够用了。

  仅仅只是开一家会馆,充当华人内部的交流平台,又没有违反当地法律,日本政府自然不能继续找茬了。

  要不然就涉及到了同神罗的外交纠纷。无理搅三分,那是针对弱国的,面对强国日本人从来都很讲道理。

  既然讲道理,那么事情就好办了。在日本华人的支持下,东京的中华会馆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为了避免麻烦,会馆驻地就在使馆街附近。只要这边动静稍微大点儿,就会惊扰到使馆区。

  显然,这样的风水宝地,不是一般人能够拿下的。为了这个选址,中华会馆也是花了大价钱的。

  不光买地贵,更关键的是打点关系贵。使馆区的各国使馆,那是一家不落,全部奉上了一份厚礼。

  重要西式烈日,那也少不了一份贺礼。礼多人不怪,时间长了人脉关系也就建立了下来。

  不说全部都是朋友,但至少混了一个熟脸。大忙帮不上,小忙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能够结交这些关系,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中华会馆的会长是神罗贵族。

  身份上对等,有资格和大家一起玩儿,要不然送礼人家都不一定收。

  关系网建立了,事情就好办了。只要“钱”再到了位,很多会馆解决不了、或者是不方便处理的问题,都可以向使馆区内的“朋友”求助。

  在这方面,华商还是非常有天赋的。尤其是从事海外贸易的,但凡是上了规模的,谁都背后没有几个后台啊?

  甭管是送干股,还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