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远东风云起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都是灰蒙蒙的。

  作为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从上个世纪开始,伦敦就被雾霾笼罩着上了。

  尤其是到了冬天,能见度不到五十米,都是常有的事情。若不是雾灯被发明了出来?伦敦的冬天都不能行车。

  天气神马的?坎贝尔是顾不上关心了。自从改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麻烦找上门来。

  保守派和改革派吵翻了天,两边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战场从最初的议会,蔓延到了全社会。

  广播报刊?更是双方论战的主战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随着论战的展开?莫说是普通民众了,就连知识分子和中产精英?都被给搞懵逼了。

  事实上,坎贝尔自己都有些蒙圈。改革政策虽然是他提出来的?可是听了反对派的理由?坎贝尔也不确定改革能够成功。

  柿子要找软的捏?政治改革先放到一边,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改革经济,扭转国内不断恶化的经济局势。

  只有经济改革成功了,树立了足够的威望,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政治改革。

  释放了一下情绪,坎贝尔转身问道:“现在外面是谁占上风?”

  不同于其他国家,不列颠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实力差距。

  然后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在论战的过程中,谁也没有能够压倒谁。

  今天改革派占上风,明天又变成了保守派占上风,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扑朔迷离的局势,搞得政府中的投机者们都不敢站队了。没有官僚们相助,改革如何进行得下去?

  内务大臣阿泽维多:“还没有结果。顽固派的实力太过强大,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

  不过我们拉拢的农业行会已经有所意动,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也是符合他们利益的。”

  相比工商业界来说,不列颠的农民才是真的悲剧。受地质条件限制,英伦三岛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农业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面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下,英国农业可谓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偏偏他们还不能闹腾,因为不列颠的粮食产量,根本就无法满足自身所需。

  既然是进口粮食,那自然是越便宜越好。社会各界都站在了一起,农民的利益自然要被牺牲了。

  利益受损的也不光是普通农民,同样还有农场主和拥有土地的贵族。

  他们在政治上拥有发言权,只不过面对工商业界相比,他们的力量明显要薄弱得多。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这些人组织了农业行会。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从市面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就可以看出来,农业行会并没有完成大家心目中期待的目标。

  不是农业行会不努力,主要是政客们太无耻。上台前说一套,上台之后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