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1更2更3更_绿茶病美人只想当咸鱼(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始,这股风气便早已盛行。

  当年开国皇帝试图以贪治国,大肆启用、重用贪官,让贪官对自己尽忠,搜刮民脂民膏,巩固皇权。虽说李氏皇权因此而屹立不衰,却导致了极大的民怨。

  之后,先皇为了安抚民心,诛杀了一部分民怨极大的贪官污吏,本是一件好事,谁知诛杀官吏后得到的赃款,却是尽数进了国库,大兴土木于各地建造行宫,视民生于无物。

  及至当今皇帝继位,已然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再无回转余地。

  老皇帝并无大才,甚至守不住本朝国土,于吏治一道也无所建树。

  如此环境下,朝臣每每前去赈灾都难以拿到足够的官银,没银子自然救不了百姓。

  可自从俞寒洲官拜宰相、任内阁首辅之后,赈灾的难题就好似迎刃而解了一般。

  无论中途银子被克扣了多少,最后抵达灾区的粮草白银永远是足够的,百姓的日子就此变得好了起来。

  旁人都不知道俞寒洲是如何做到的,可底下的心腹,譬如靖安卫首领唐青枫和高值、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等人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俞寒洲能凭空生出赈灾银子吗?自然不能。

  可他有本事让贪官污吏俯首称臣,不敢妄动,甚至不得不将他视为自己人,敛的钱财还大多数进了他的腰包。

  这些从贪官身上敛来的钱财,转眼便成了赈灾重建、兴办私塾、兴修水利、养兵备战的资本。

  为此,当朝国舅屡次命人暗中查探,甚至不惜将培养多年的暗线埋到相府当卧底,就为了能抓到俞寒洲的这个“把柄”。

  试想,敛贪财以反哺百姓,百姓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回馈,最多效忠于你,这样毫无收益的事,有几个人愿意做?

  可俞寒洲却千方百计在这件事上下功夫,不是狼子野心图谋不轨又是什么?

  若国舅能收集到证据,那么,俞寒洲瞒着老皇帝笼络民心、意图谋反的罪名便是板上钉钉了。

  真要说起来,这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奈何当朝宰相我行我素,做“贪官”做得风生水起。

  救民于水火,却不得好名声,俞寒洲始终如此极端行事,自然被朝臣诟病。

  比方说,上个月,工部出了一个叫言初南的员外郎,于救灾方面很有些建树,经验老道,乃可用之才。

  俞寒洲考察了之后,便朝老皇帝进谏,任命言初南为工部侍郎,负责淮水一带的赈灾事宜。

  言初南一心为民,是个实打实的清官,当即便领了命。

  只是在出发之前,当朝宰相俞寒洲召见了言初南,商讨赈灾事宜。

  之后,俞寒洲的心腹之一工部尚书又朝言初南抛出了橄榄枝,有意将其收归麾下。

  哪想言初南一口一句当朝首辅俞寒洲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竟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应下。

  至此,工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