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这门到底开不开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这门到底开不开

  小高王在枋头城度过一晚,也不在城中访妓,更不扰民。

  第二天离开时,枋头百姓无不称赞,只是荒郊野外多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尸首,无人知道来历。

  高澄的心情莫名舒畅,骑着他心爱的黑马走在队伍前头,身旁是稍微落后了一点的斛律光与高季式。

  高季式在高敖曹追随高欢离开洛阳后,就一直跟在高澄左右听用。

  高澄扭头朝身后马车内的三位幕僚喊道:

  “叔正,分田最要紧的是什么?”

  崔季舒遥声答道:

  “公平!”

  高澄又冲杨愔喊道:

  “遵彦,考试录官最要紧的是什么?”

  “公平!”

  高澄继续向陈元康喊道:

  “长猷,我们此行带上了什么?”

  “公平!”

  高澄闻言大笑道:

  “没错!公平!公平!还是那小婢养的公平!”

  当高澄即将抵达河北主持官吏考试,以及田亩重新分配的消息传至相州,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世子来了,青天就有了。”

  无论是贫苦农人,或是寒门学子,甚至是豪族旁支,自发往邺城西门聚集。

  贫民们自然是指望着高澄为他们做主,寒门学子与豪门旁支则是因为近日的一条流言。

  某个不愿意透露名称的机构,在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世子的授意下,放出消息:

  这次考试由渤海王世子主持,所录人员都将被当做世子门生看待。

  当然,高澄对于这种事,秉持不承认、不否认、不负责的态度。

  究竟是谁造的谣!难道不知道高家父子最厌恶的就是流言吗?

  拥挤的西门外,空出了一小块地,场中跪着一位文士,明明还活着,却让人觉得没一点生气。

  “这人是谁?怎地跪在这里,难不成有天大的冤屈?”

  人群指指点点。

  有知情人告知道:

  “他就是被世子留在邺城守鸣冤鼓的人。”

  众人恍然,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鄙夷,尤其是那些农人,脾气暴地还冲他吐口水。

  跪在地上的高德心如死灰,他虽是渤海高氏旁支,但自幼贫苦。

  高澄至信都后,因办事勤恳,受到赏识,一直留在身边,随他先在沧州安民,又参与河北田亩分配。

  高澄去洛阳,放心不下与河北百姓立下的约定,留他在邺城守鸣冤鼓,传递民情。

  当初世子与河北民众立誓时,随侍一旁的高德也曾同样心潮澎湃,可事情究竟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局面?也许当他收下第一笔财物,驱走第一名鸣鼓喊冤的贫民,就注定了今天的结果。

  “世子来了!世子来了!”

  前头有人在呼喊。

  心如枯井般死寂的高德身形晃动,他想逃避,感觉自己没脸再见高澄,是他让世子在河北民众面前失信,险先酿成大错。

  前来相迎的邺城民众们被卫士们隔开,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高呼世子。

  人群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