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 安陆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安陆

  宜州,为江汉平原西侧门户,其治所名为夷陵。

  与刘皇叔东出,跋山涉水参与陆逊的篝火盛会不同,自江陵往夷陵堪称一马平川。

  故而夷陵防的是巴蜀,以其守荆襄方向,则大可不必,起不到太大的用途。

  高澄派遣侯渊领三千骑袭取夷陵,便是认定凭借侯渊的智谋,当能有所作为。

  其代表作有七百骑大破占据蓟县的韩楼数万叛军,以千余骑擒斩刘灵助。

  侯渊若能不负厚望,趁天下人注意力都在江陵的时候,以奇兵袭得夷陵,自然是件喜事。

  夺不来也无甚损失,大不了先下江陵,再挥兵西向,沿途路好走得很,没有补给压力,宜州江北之地,取之不难。

  侯渊得令之后,分出五百骑卒,换上梁军甲胄,此前夺取竟陵、长宁,以及侯景沿途攻城拔寨,北齐多有俘获南梁士卒,故而不缺梁军甲胄。

  又找来降卒之中愿意配合之人,许之以利,翻山来到夷陵城下,谎称是溃军,进不得江陵,故而来投宜州。

  宜州刺史看他们灰头土脸的模样,不像有假,便开了城门,试图收纳溃兵,加强城防,侯渊当即领五百人夺门,埋伏在外的两千五百骑卒尽数涌入城中,一举袭占夷陵城,堵死了蜀地由江北东出之路。

  高澄闻讯,毫不掩饰心中喜意,立即从后续征发,风尘仆仆赶来将领城下的五万州郡兵中,分出五千人,由薛孤延统率,与侯渊交接,驻防宜州。

  召还侯渊后,高澄对其不吝赞美之词,命文吏为他记功,待战后一并封赏。

  侯渊犹不知疲惫,请命以三千骑卒渡江往荆南,若有机会则袭城,若无机会则劫掠,却被高澄所阻。

  高澄明白,侯渊也是急着想搏一个王爵。

  侯渊早在尔朱氏当政时期,便被元晔授予渔阳郡开国公,由于是在广阿之战后归附高氏,算不得信都元从,如今快二十年了,自己年过五旬,还是一个渔阳郡公,由不得他不急。

  高澄宽慰了侯渊一番,并将侯景一并唤来,告知二人,只需攻破江陵,回朝之后必为他们颁授王爵。

  二人当即请战攻城,却还是未得高澄允许,他还要等慕容绍宗、斛律光的消息。

  此时慕容绍宗围攻安陆城许久,却始终未能破城。

  安陆一名或许陌生,可说到江夏,便能有了印象,安陆即为汉末荆襄重镇江夏郡的郡治。

  昭德二年(549年)七月初八,正当慕容绍宗准备一如往常督军攻城时,闻听柳仲礼领三万大军来援。

  慕容绍宗此前一路攻城略地,不止将士损耗,更要分兵留守,如今麾下哪还有三万人,只剩了不足两万部众,士卒疲惫不堪,早已是强弩之末,如何能抵挡柳仲礼三万精兵。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此时应该引军后撤,然而慕容绍宗却命部队夜间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