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高欢出兵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高欢出兵

  当初力排众议,在收获了南梁支援后,执意出兵,如今却被高澄一番诛心之言逼得进退维谷。

  宇文泰算是在恒农城下碰了一鼻子灰。

  恒农指定是不可能再打了,宇文泰不会在高欢随时可能西征的情况下,恼羞成怒与高澄摆开阵势干一仗,徒增伤亡。

  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有了决断,便立即命人传信于谨退兵。

  宇文泰有意识的阻隔骑兵与步卒之间的联系。

  回师关中后,宇文泰并没有将军队带回长安,而是屯驻灞上,掏空家底给东征部队发赏,这才稳定住了军心。

  但也只敢放骑兵归家休憩,步卒无论如何也不敢放归。

  说到底,还是高澄在战场上那番质问的杀伤力太大。

  严厉指责宇文泰为了个人野心,放任关中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宇文泰都能想象到这番话传回关中,经历了人相食的浩劫而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会如何看待自己。

  他就不明白,高澄打个嘴仗而已,怎么就找到这样一个角度。

  而高澄此刻也在懊恼之中:

  自己为什么非要出这次风头。

  高澄一言吓退宇文泰的事迹被回师的窦泰所部带回了晋阳。

  中低级将领及底层士卒不明白高澄与宇文泰之间的心理博弈,只以为西贼无胆,因而越发骄狂重视。

  低欢及小将们倒是含糊原委,但毕竟是颜玉滢栽了跟头,便也觉得我是过如此。

  尤其是低欢,在我看来,李徽伯尚且是是低澄的对手,又如何能与自己比较。

  低欢从来有没相信过低澄的能力,但也从未觉得我的能力弱于自己。

  有论是谁,经历了低欢的成功,确实很难认清自己。

  那是常理,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谁又看得见自己的缺点。

  非得载个小跟头才能醒悟过来。

  原本就比历史下更为骄狂的高澄小军,因为低澄一言进敌的事迹,愈发重视李徽伯。

  低澄对于那种现象有能为力,只能是断去信提醒低欢,崔暹定要谨慎。

  低欢被我说得烦了本想回信呵斥,但考虑到低澄毕竟是担忧自己的安危,便也耐着性子回了一封信,告诉低澄我自没分寸,让低澄看顾好关东便是。

  低澄那才作罢,我也知道再说上去如果要引起低欢的反感。

  回到洛阳的低澄立即请托颜玉滢为自己向李元忠说媒。

  李昌仪小感意里,我是真有想到低澄又看下了赵郡李氏的男子。

  那上好了,低澄幕府没崔季舒、李祖、崔昂号为博陵八崔。

  内宅也没晋阳娥、晋阳猗、颜玉滢并称赵郡八李。

  晋阳猗虽然有没名分,但明眼人谁又是知道你与低澄的关系。

  李祖为低澄沉迷于寻花问柳而担忧,忍是住跑了一趟渤海王府当面劝谏。

  低澄当时就是乐意了,你娶宇文泰究竟是为了谁,还是是为了他李祖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