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一章 规范管理,国法至上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静了许久的人群,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尤其是荥阳学院内的士子。

  杨霖压了压手,声浪才逐渐停了下来,杨霖朗声道:“国法,乃是国家法度,是社稷之基。朝廷制定国法,震慑宵小,奖惩伐罪,是万民安居之本。天下苍生无不受惠于此,若无法度,国将不国,没有人可以保护你们的亲人朋友,所有人都暴露在被侵害的危险中。没有人能逍遥于法制之外,包括这白泉寺,还有什么劳什子其他寺,其他门,其他所有。”

  “以身试法者,必诛之!”

  杨霖回过头来,在书生们狂热地欢呼中,走向山门。

  他歪了歪头,对陆谦说道:“把我刚才的话,记下来,送到通政司。让他们修饰下辞藻,传遍各省各郡县。”

  陆谦虽然不读诗书,只是认得字,但是记性十分的好,很多事听一遍就记住了。

  进到山门之中,寺里已经乱作一团,所有僧侣被押到广场上,被十几个将士列阵围住。

  荥阳吏目带着一队队的新军将士,彻底搜查白泉寺,将所有财物搬出来,地契什么的挨个比对。

  这一查不要紧,让在场的官吏全都开了眼,白泉寺之豪富,远远出乎他们的想象。

  “汉代古刹,果然是名不虚传...”刘新亭冷笑连连,这些人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

  光是这一会清点出来的,就已经有两百万贯钱,黄金二十箱,白银堆积如山,珠玉宝石无数。

  田产也不是外报的三千顷,暗中还有九百余顷,汴梁附近杨霖亲手改土还耕的农田,竟然也有不少是他们名下的。

  刘新亭暗暗咋舌,周围的官吏却都已经兴奋不已,这些钱财充了地方财政,别说铺桥修路、扩建学院、修居养堂这些小事了,我们荥阳都可以把汴河都挖一遍,把老而无养的鳏寡独孤全都送到居养堂了。

  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啊,这下荥阳官员,要集体升天啦。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杨霖走了过来,看见这满地的钱财,也有些失神。

  倒不是他没见过这么多财物,只是没有想到,在佛堂能见到这么多钱财。

  事实上,很多的寺院,都有自己的地下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王朝更迭也好,天灾人祸也罢,越是动乱越是穷困的时候,越有无数人寄托着来世,把自己的钱财捐给佛祖,换一个心安。

  经年累月下来,不知道能积累多少的财富,所以每逢有狠人当政,想要有所作为而苦于无钱,往往拿寺院下手。

  最著名的就是“三武灭佛”和柴荣灭佛,三武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

  北周时候,尤其厉害,为了劝谏宇文邕不要“灭佛”,当时得道高僧慧远和尚厉声抗辩说:“陛下今恃王力,破坏三宝(指佛、法、僧),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