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应永远都是不协调的。在共产主义来临以前,总是需要一种东西来调节社会与人的关系。对现代人类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万恶的金钱或者万恶的权力。

  相比权力调节资源的公共性,金钱简直堪称能使鬼推磨。

  当然,还有更理想主义的社会调节利器,道德品质。

  可惜中国用5000年的历史证明,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好在,万恶的金钱嘉谷还是不缺的——以齐政的思维,也是愿意给更多的钱,将人留在最能创造价值的岗位上。

  体现在工资标准上,就是同样的岗位,沙漠开发团队中至少会高50%。

  除此以外,后勤也是向国企靠拢的。中国的国企,在后勤保障方面一向是企业的楷模。

  在绿洲基地内,干净帅气又美味便宜的食堂、免费的住房都不算什么了,随着沙漠里交通条件变好,嘉谷后勤部还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免费的交通安排,方便员工与家人往来;还有帮他们在后方的孩子安排学校,帮他们在后方的父母安排体检等等,简直是贴心到家了。

  也是考虑到适应性问题,对于治沙团队的员工,有一个三年的工作期限,待满三年,即可申请正常调岗。

  饶是如此,坚持不了三年时间的,每年都有那么一批。

  归根到底,还是人性使然。在繁华地区,时尚潮流、教育资源、医疗水平等各种诱人的因素,是沙漠绿洲里永远难以比拟的。说得难听点,扎根在绿洲,赚了再多的钱,都花不出去。

  不是所有的人都追求上进的,享受生活也未必不是一种活法,齐政倒也不认为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人生的一个岔道口而已,只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想明白究竟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嘉谷能做的也只是尊重员工的选择。

  “而且强留也没多少意义,反而会起反作用。”魏明很有主人翁精神的道。

  齐政颔首。

  营造一种团队努力的状态,是魏明在沙漠开发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这种气氛在集体“会战”中是非常有意义的。用来形容的话,就是军队中的士气。

  拧成一股绳向前进的团队,就像是士气充足的军队,往往能以弱胜强,人定胜天。整天想着划水摸鱼蒙混过关的团队,就像是没士气的军队,碰到硬壳就会一触即溃。

  魏明这么多年来身先士卒不说,在调节气氛也是一把好手,他的经验是,宁愿人手紧张点,也不要心不在此的员工。

  齐政想了一下,定性道:“那就这样吧,大浪淘沙,最终能沉下来的才是金子。”

  说着就在调离报告上签字。

  魏明也是很有信心地说道:“走就走了,以前条件那么差的条件下,我们都能锻炼出一支队伍来,没理由现在条件好了,还能没人用?”

  齐政“嗯”了一声,却是看着他道:“你呢?我打算任命你为董事长助理,你有什么想法吗?”

  要说治沙团队中,最大的“真金”,还是魏明这厮。

  几乎是从开荒阶段就加入,一直干到治沙团队负责人的位置,在沙漠里坚守了六年,不管从贡献还是从培养的角度说,他都理应挪位了。

  魏明眼睛微微睁大,然后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我没有任何意见……”

  不但没有意见,他内心快要笑出猪叫声了。

  别看董事长助理似乎不如一个诺大的绿洲基地负责人那样能独当一面,但换任一个人来选,都会选择前者。

  这不仅仅代表着能经常在大BOSS面前刷好感,还代表着能熟悉整个集团的业务流程,培养大视野大格局……在嘉谷体系中,这意味着大佬已经将他当作后备高层来培养了。

  齐政看着难掩兴奋的魏明,笑了笑道:“那你要准备做好交接工作了。”

  ……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