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洛阳图穷将匕见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给何进太重的兵权,以免将来生变,而这次蹇硕等人一说,天子即同意遣何进出京,也是出於这个缘故。

  ——现在洛阳的政局实在是错综复杂,有士大夫与宦官的政斗,又有“皇储”之争。何进作为刘辩的舅舅,他与袁绍等士人走得近,往深层里挖掘,其中未尝没有无奈之故。荀贞虽然没去过洛阳,但从袁绍、曹操等人的信中,从派去洛阳打探消息的人传回来的一些话中却也知道何进、何苗兄弟不和,何进倾向於士人,何苗则倾向於宦官,当年何皇后之所以能够得宠、成为皇后便是赖了宦者之力,故此何苗一直反对何进和袁绍等士人走得太近,可不和士人结盟,何进又能怎么办?天子信用的蹇硕等宦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会顺从天子的意思,支持立刘协为皇太子,要想与他们斗争,要想立刘辩为皇太子,何进只能借重士人的力量。

  一边需要借重士人的力量,以保证刘辩能被立为皇太子,一边又觉得何苗的话不错,如听从袁绍的意见,把宦官尽数诛掉,那么士人之势便无人可制,朝廷大权必将被士人垄断。

  以是之故,何进其实也是很矛盾的,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荀贞只从袁绍、曹操等的信中和一些听闻到的事情中都能体会到他左右不定的犹豫。

  说过何进、袁绍、蹇硕的事情,曹操又提了下天子阅兵於平乐观之事。

  从曹操的信中,荀贞才知道,天子阅兵平乐观却竟是因为何进的奏请。在闻术士称京都将遭兵灾、两宫流血后,何进的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对何进说“《太公六韬》说: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厌四方”,何进以为然,遂入奏天子,天子乃召四方兵,讲武於平乐观下。

  接着,曹操又说了点鲍鸿、赵瑾的事儿。

  鲍鸿是西园八校尉中的下军校尉,位仅在蹇硕、袁绍之下。赵瑾是上军校尉蹇硕的部下,为上军别部司马。就在曹操写信的时候,鲍鸿被朝廷派去汝南讨击葛陂黄巾,赵瑾则被派去平定巴郡的板楯蛮之叛。赵瑾是蹇硕的人,鲍鸿则是袁绍一党。

  因为没能把何进调出京都,所以蹇硕又奏请天子,改对西园校尉中的袁绍一党下手。

  西园八校尉的这八个人选是士大夫与宦官平衡的结果,其中有宦官的人,有士大夫的人,相比之下,士大夫占了上风,如袁绍、曹操、鲍鸿、赵融、淳於琼等都是士人,蹇硕虽为上军校尉,统率其余七个校尉,可真正与他同为宦官一党的只有冯芳,冯芳是已死的故中常侍、车骑将军曹节的女婿,所以,为了更进一步地掌控兵权,蹇硕奏请天子,遣鲍鸿出京击乱。

  作为平衡,在士大夫的要求下,他也派了自己的别部司马赵瑾远击巴郡的叛乱。

  袁绍一党在这件事是吃了亏的,鲍鸿是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