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五章 送您了_全职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生被一些传统流派的名家看中,拜师学艺,这个时候就不能算是学院派了。

  学院派诸如之前的关宝成,一路从学院学习,本科之后硕士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同时在社会上创出名堂。

  学院派和传统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模式的区别,传统流派的教育方式依旧是传承,而学院派则比较现代化一些,和正儿八经的西医学院没什么区别。

  在杏林界,传统流派的中医人一般是不怎么瞧得上学院派的,认为学院派都没什么真本事,也就是炒作厉害,文凭高,学历高,能力其实一般般。

  事实上学院派走出的中医高手确实不多,代表人物就算是关宝成了,这位很能折腾,也有些本事。

  同样,学院派走出来的一些人也不怎么瞧得上传统流派的中医人,认为传统流派的中医人学历低、守旧、不懂得变通,是土包子。

  很有意思,中国人自古就喜欢拉帮结派,这也算是老传统了,即便是现在中医式微,中医人也是内斗不息。

  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不算什么坏事,有竞争力就有压力,正所谓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巅峰时期的中医那可是百家争鸣,各个流派名医层出不穷,其实也和这种竞争不无关系。

  这就和先秦时期一样,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圣人层出不穷,可到了后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上千年来出现的圣人也就那么几个。

  方浩洋笑容温和:“江州医科大毕业,来医院五年多了,有资格评主治了。”

  李小飞瞬间就激动了,激动的脸色涨红。

  他早就有资格评主治了,可以前谁关心过他?

  中医比不西医,中医人就业面要比西医临床的医生就业面窄的多。

  全国各地并不缺少三甲级大医院,别的地方不说,单说江州省,三甲级的医院就有六七家之多,北上广那就更多了。

  医院多,自然对人才的渴望也就大。

  可全国那么多三甲级医院,中医科室有规模的却不多,甚至很多三甲级医院的中医科室都只是样子货,大小猫两三只。

  就拿江州省省医院来说,省医院作为卫生厅直属医院,算是牌子比较硬的了,可中医科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个人,至于一些在保健局挂职的专家大都不怎么在科室逗留。

  医附院那就更惨了,中医科也就四五个人,完全就是摆设,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这也是这两年国家政策开始扶持,要求各级都建立中医科室,哪怕是镇一级的医院也有中医科室存在,可这个科室有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夫就很难说了。

  甚至在一些镇医院,中医科室的牌子是有了,却根本没有中医大夫,上级检查的时候都是西医大夫穿着白大褂充数。

  形成规模的中医医院少,中医科室少,那么中医人的就业面也就窄了。

  对李小飞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