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2.埃及,重新拾回光明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他们的预想中,《费加罗报》最大的效用就是给戴高乐的自由党一点阻碍。

  可没想到的是,《费加罗报》所带来的可不是单纯的阻碍,那是一杆民族大旗。

  戴高乐之所以能压制现在的法共,这跟他所宣传的民族主义有着密切关系。

  可现在,却被《费加罗报》宣传的民族主义给裹挟了。

  法国的历史,大部分都跟英国有关,而且还都是一些很不愉快的经历。

  而且,戴高乐所宣传的是‘维护法国利益’,而不是‘与英国人合作’。

  这就导致了一件事情发生,那就是,法军可以脱离也英军的合作,以一己之力守护本国利益。

  戴高乐是真的没想到,宣传民族主义的自己会被民族主义给禁锢了。

  他看着《费加罗报》所描写的内容,实在是没忍住,把报纸摔在桌面上,无奈地捂着头,向自己的参谋发出吐槽。

  “我本来以为我们的敌人是苏联人,但没想到,我们的敌人是在法国里面,是在这巴黎里面。”

  这一刻,康熙点了个赞。

  眼见局势已经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戴高乐只能顺从民意,要求前线部队单独行动,拒绝与英国人的任何协助请求。

  当然,明面上是这么说,暗地里,戴高乐还是要求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指挥官,好好配合英军。

  暗地里是有操作,但因为明面上的原因,戴高乐暂时断开了与英国那边的联系。

  这一断开,当即给丘吉尔整难受了。

  而且要命的可不止有国内,就连美国那边,居然也谴责了。

  发出谴责声音的人,自然是罗斯福,可罗斯福也有困难,因为他也是被迫发出谴责的。

  玛利亚所联想到的计划,只概括了英国和法国,但约瑟夫比她想得更远。

  约瑟夫的目光,落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所以,在安排舆论压力上,约瑟夫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自然是媒体方面,在苏联的要求下,美共展开行动,大力鼓吹开罗那边的悲惨性和英国士兵的不做人行为。

  由于美国人民过得实在是太舒服,一旦舒服起来就容易感性。

  一旦感性,多愁善感就会蓬勃发生,各种人文关怀,各种人道主义,在美国境内可谓是层出不穷。

  于是乎,对开罗的遭遇表达同情的美国人民,越来越多。

  有些市民更是组织起来,希望能募集出一些多余的物资,将其送到远处的开罗人民手中。

  百姓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在物质丰裕的情况下,愿意奉献出自己多余出来的物资去帮助他人。

  但是,百姓也是盲目的。

  他们不知如何去做,也不知怎么样才可以将物资送到开罗人民手中。

  于是乎,他们想到了罗斯福,想到了这个拯救美国的伟大总统。

  这是第一步,而这一步很显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步,则是宗教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