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0.察里津内,暗潮涌动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一次,却显得格外的不一样。

  “主席阁下,这是来自德国的电报。”

  声音穿透了空气。

  沉寂的房间内,只有窗外的大雨敲打玻璃所发出的声响。

  “是波茨坦吗?”约瑟夫十分在意地问道。

  “无法确定,因为地址上写的是柏林编号。”

  一般电报都会有各自地区的编号,但这些电报编号并不一定准确,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地区问题。

  例如柏林和波茨坦。

  这两座城市相距较近,波茨坦更是用来招待其他国家使者的核心城市,这就使得柏林和波茨坦之间的关系十分暧昧。

  如果是寻常时候,约瑟夫只会认为这是托洛茨基那边的电报,毕竟他就在那里。

  可如今的情况却大不一样。

  玛利亚就在那里。

  波茨坦会谈注定是他们所无法插手的事情。

  совет组织还不够强大,目前所能影响的范围只有察里津和高加索这一带,而且还不是明面上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一事,恐怕此时此刻的约瑟夫已经完成对巴库的完全控制。

  在玛利亚的蓝图计划中,有着很多方案,目前为止她所实施的方案是蓄势待发。

  但是,所有蓝图方案都会有一个最糟糕的预备计划,玛利亚也同样如此。

  ‘察里津为前线,巴库为核心,向四周进行辐射,进行独立建国。’

  这是她为了应对最糟糕情况时的最后方案,其前提条件便是革命的失败。

  ‘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坚信可以成功,但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一旦失败,你们要立即控制察里津以南高加索以北的所有地区,以此为根据地进行独立建国。’

  ‘如果建国失败了,那就南下格鲁吉亚,各自进行独立发展。’

  这是她最坏的打算,而这场波茨坦会议,其伴随而来的危机,也印证了玛利亚的担忧。

  她被隔绝在外,察里津也遭到了来自冬宫的监视。

  危机四伏,他们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而这时,却来了一封来自德国那边的电报。

  约瑟夫咬着烟斗,尔后从位置上站起,拉好窗帘,吩咐好卫兵把守。

  “你过来的时候有没有人跟踪你?”

  尽管是一句废话,但约瑟夫还是忍不住问道,以便于让自己放心。

  “没有,主席。”

  “好,你先破译这份电报,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呼唤我。”

  “是!”

  员工十分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认真地点着头,便不再浪费时间,开始对这封电报进行翻译。

  翻译的过程中,一开始的卫兵回来了,他把两杯热牛奶和饼干都带了回来。

  约瑟夫将一杯热牛奶放在房间内的桌子上,为这位员工留着,另外一杯牛奶则给了卫兵,同时还给他交代了一句话。

  务必杜绝有任何安保局人员接近。

  卫兵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一口闷掉这本牛奶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