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6.工农,两手抓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城市,不足以应付如此巨大的军队开支,而且国家法有过规定,城市军队数量不可以超过一万,现在的失业人口可不止一万。”

  短时间内的军队开支确实能够支撑,毕竟他们在对艾佛尔家族的抄家时,抄了很多钱。

  只不过,后续又要如何去做呢?

  难道要指挥军队去入侵其他城市?或者直接南下去打奥斯曼?

  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所以,编入军队这样的想法被否定了。

  “既然如此,那就从农村入手?例如一些已经废弃的土地,改造为耕地。”

  察里津确实是俄国的重要咽喉,但是察里津平原居多,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更是俄国的的主要堡垒兼农场。

  所以,这位干部所提出的建议,并非不可接受。

  将这些失业工人都转移到农村,或者更远的地方。

  然而,这一提案也同样被否决了。

  理由也很简单。

  “现在的察里津多半是工厂,之前废弃的土地,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业污染等问题而无法耕种,这样的土地短时间内无法改善回来。”

  “所以,如果要进行大面积集中性农业,就必须寻找新的平原。”

  “况且,就算是找到了,将如此巨大的失业工人给转移过去,也不一定能消化得完。”

  此话不假,察里津内的土地都已经布满了工厂。

  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是生产力上的告诉发展,可是在此之前,是那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往往会让一方土地变得不适宜耕种。

  所以要想转移人口到农村里面,就必须另外寻找地方。

  而且,如今的失业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将其全部转移,这一点并不实际。

  左思右想,玛利亚突然间想起一个地方。

  她命人拿来一张地图。

  地图上,赫然标记着一个地方。

  高加索。

  高加索山脉一直以来都是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天然分割线。

  这条分割线的两侧,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高加索西区,便是约瑟夫的家乡格鲁吉亚,与格鲁吉亚接壤的便是土耳其领土。

  东区便是俄国最主要的石油城市巴库。

  再往北面看,就是高加索平原和察里津。

  所以,从地图上来看,土耳其似乎是与察里津很近,但事实上土耳其与察里津隔着两座主要城市。

  况且,罗斯托夫和阿斯特拉罕都有边防军把守,所以在高加索这边发展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如今的土耳其内部矛盾还未解决,一片混乱之下,就更难给察里津造成威胁。

  所以,玛利亚将目标放在了高加索平原上。

  与此同时,工业加工方面,也要与基辅的铁路接壤,从而达到运输上的便捷与效率。

  但是,在处理事业人口方面,玛利亚还提出了一个方案。

  该方案名为‘工人归校’。

  在察里津内建立多所学校,并且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