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放榜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李宏宇与住在别院里的李家子弟一起,在李仁泊的带领下前去县学,随行的还有白河书院的考生。

  今天县学第四场考试发榜的日子,将决定案首以及前十名的归属。

  县试除了案首外,最重要的就是前十名的考生,称为“县前十”,这可是一项荣誉称号,代表了县里考生的最高水准,可谓县里的精英考生,去府城参加府试的时候其座号在前面,靠近主持考试的知府。

  案首只有一个,但“县前十”却有十个,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想染指想“县前十”。

  与前面三场考试放榜时相比看榜的考生少了许多,毕竟能坚持到第四场的考生不到总考生人数的两成,但前来凑热闹的百姓却多了起来,因此远远望去县学院门外黑压压围了一大片人,要知道这可是县试的压轴大戏,可不容错过。

  由于现场人数众多,李仁泊没有领着李家子弟和白河书院的考生往前凑,而是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等待,让下人挤到前面等待县学放榜。

  按照惯例,县衙礼房的胥吏会在巳时初刻把榜单张贴在县学门外的告示墙上,榜单上考生姓名按照名次高低一字排开,出现在最前面名字的考生就是此次县试的案首,得以直接获取秀才的功名,不用再参加后面的府试和院试。

  因为各县也会相互间比较府试和院试各县上榜考生的人数和名次,是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故而州县的主官都会鼓励案首参与后面的两场考试。

  一旦通过了县试,考生与知县或者知州就有了师生之谊,自然不会辜负知县或者知州的期望,继续参与府试和院试。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取得秀才功名的生员都能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在此之前各府的生员们要在提学员的主持下在各府城参加一次考试,名为科试,也称科考。

  科考的名次分为六等,只有一等、二等以及三等前二十名的考生可以获得乡试的资格。

  不过,如果考取了院试的前三名就可以免考科试,直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这对各县的案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同时也是一项荣誉,意味着其在府里众考生中的地位,名次位于前列的话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就是文人之间比试很难分出胜负,毕竟他们所作的文章优劣与考官的个人喜好有关,这也就造成了文人相轻的局面。

  武人就不一样了,比的是拳脚功夫,最后能站在擂台上的就是胜者。

  所以,就像李宏宜和王魁举一样,两人谁也不服谁,都想着争夺考试的第一,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后面的考试。

  李宏宇立在人群后面凝神想着布料生意的事情,眼看着就要到三月了,一些该做的事情必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