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权与相权之争_我要做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朕的严刑峻法,那些官员日后可能会联合起来,从而限制帝王手中的权力?”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皇帝就算是拥有天下,但依然需要依靠官员来治理天下,这些官员在见识到皇权的可怕后,必须会想办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甚至这可能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种共识,而且时间越久,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很可能会造成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城的情况!”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李节说的这些也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明朝中后期时,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上面说的三位长年不上朝的皇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上朝本身也是一种对大臣不满的反抗。

  甚至到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时,竟然连税都征不上来,堂堂一个帝王,竟然要求着官员们捐钱,但官员们却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等到李自成杀进京城,却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数千万两白银,虽然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当时皇权被压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听到“政令不出皇城”这六个字,老朱也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一股火气也直冲顶门,做为皇帝,这种情况是他最无法容忍的,甚至一瞬间他有种杀掉天下所有官员的冲动。

  然而很快老朱就冷静下来,就算他把天下的官员全部杀光,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依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他管理天下,到时这些官员依然会想办法来限制皇帝,而且他们完全不用急于一时,只需要一点点的来蚕食皇帝手中的权力,迟早会成为李节说的那种情况。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朕把律法变得宽松,那些官员就不会对皇权产生警惕了吗?”老朱沉默良久最后再次问出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会!但事情都是相互的,陛下恩威并重,自然比一味的示之以威要强得多,即使有官员对皇权产生警惕,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他们也样也担心帝王对臣子产生警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帝王与大臣之间永远是相辅相成,却又相互牵制的情况,最好是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会更加的稳定!”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再次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一句改编于后世的话:“当一支箭还在弦上未发射时,它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时候,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支箭会射向何方,但当这支箭离弦时,它的威慑力反而会下降,因为它的轨迹已经暴露了!”

  李节的这句话也再次引起了老朱的沉思,所谓的箭,其实可以看做是老朱手中的皇权,他现在利用皇权实行严刑峻法,而且事无巨细全都规定的明明白白,这相当于把箭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