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2章投兴朗朝廷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厮杀汉,但他们并不是傻子,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估计到吴三桂心怀鬼胎,既然永历朝廷已经败亡,为了汉人的传承,他们只能选择投降吴三桂。

  事情也如他们预想的一样,吴三桂最终还是剪了辫子,造了大清朝的反。

  八年征战,无数的老兄弟战死沙场,他们并不是为了富贵,而是不想穿着蛮夷的衣冠,打着蛮夷的装束去见自己的先人。

  “父帅,咱们做山贼只是权宜之计,孩儿听说澜沧那边还有我大明国祚,咱们先在这群山之内,躲上一段时间,再相机撤往澜沧,回本溯源,奉大明正统如何?”

  “你是说兴朗朝廷?”

  马宝脸色犹豫,澜沧的兴朗政权他是知道的,永历十六年,晋王李定国薨,其子李嗣兴自感恢复大明无望,遂向清廷输诚。

  李定国部将吴三省、汪公福等人坚决不从,于当年十月离开李嗣兴部,继续向西南流亡,最后撤到澜沧。

  十二月,吴三省与汪公福、祁磊等人在澜沧拥立明朝宗室朱璟淳为大明王,建年号洪兴,改永历十六年为洪兴元年。

  在汪公福等人的建议下,朱璟淳改名朱红珍,将澜沧城改称兴朗城,作为王城,期间吴三省连接各地土司,连续发动北伐,只不过洪兴政权兵少民薄,只攻克了十余座村寨,最大的战果也不过是打下了边境县城宁洱城。

  “父帅说的一点不错,依我之见天命当还在大明身上,您看,吴三桂未称帝之前,我军节节胜利,连创大捷,可当了皇帝没几天,就病死在衡阳,咱们的北伐大军顿时进退失据,大好局面,功亏一篑,当年孙国主也是要取明自代,结果和吴三桂如出一辙,咱们奉兴朗朝廷正是顺天应人之举。”

  马仲英拼命地蛊惑,他是真的急,因为他知道,现在不走,明日天一亮,希福那狗日的定然会对乌蒙山大营发动猛攻,到时候就是想走都走不脱了。

  “五弟,你说的是有道理,左右是打鞑子,投明也算不得什么,可是澜沧距离楚雄千余里,其间万山阻隔,咱们没有粮秣,如何能突出重围?再说了澜沧那边,咱们又不是没打过交道,伪……朝廷现在还被土司控制着,就算退到那里,咱们还不也是别人砧板上的肉。”

  马仲明和马仲兴却是动了心,虽说他们不怕死,可是能活着,还能继续杀鞑子,显然要比到京师菜市口当英雄强的多,至于被清军团团包围的昆明城,这个时候谁还在乎大周皇帝吴世璠的死活,但投奔苟延残喘的兴朗朝廷,其实也相当于晚死了几天。

  “大哥,二哥,投明其实只是一个口号,只要咱们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天下心怀大明的忠义之士就会同情我们,甚至暗中支持我们。”

  马仲英依旧苦口婆心。

  “这不是骗人吗?”

  马仲明武艺不错,但脑子却不怎么灵活,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就是个憨憨,认死理。

  马仲英没好气地说道:“命都快保不住了,谁还在乎骗不骗人,大哥,多活一天,咱们可就能多杀一个鞑子。”

  能继续杀鞑子,对因为两个弟弟阵丧的马家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强心剂,马仲明等人终于被马仲英说动了,开口道:“这个……也不是全没道理,不过进不进山,还需要父帅决断。”

  马仲英心中一喜,两个便宜哥哥看来已经被咱说动了,现在只要马宝答应,躲进山里,当山大王的事,那就成了,遂转头看向一旁的便宜老爹。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