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宫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但是依旧赢得不够彻底。”

  “他就不应该理会这小报的疑问,直接说我们让多少汉儿、契丹人、渤海人、扶余人甚至是金人,脱离了金人权贵的剥削的魔爪,我们保护了他们的信仰自由和财富,我们出了多少多少钱援建了辽东郡的民生,最后再说辽东郡是我大宋固有领土。神圣不可分割。”

  “哪怕是金人再怎么宣传,辽东郡的百姓们只要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到底该感谢谁,谁才是王师。”

  “既然是辩论,就不可能说服对方,李邦彦是没搞明白一场场辩论,到底应该说服谁。《与金之战论》要说服的是辽东百姓罢了。”

  赵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官家,李相他们在殿外候着呢,大概是要跟官家说韩将军、岳将军的事。”

  “宣,希望他不是来跟朕辩论的。”赵桓说起这个就是一阵头疼,韩世忠和岳飞演的这出不进兵,终归是让李纲这个宰相,心生尾大不掉的担忧了。

  “官家,臣有本启奏。”李纲身后跟着户部尚书李弥逊;而后还跟着刑部尚书宋世卿;中书舍人、转运使陆宰;权知枢密院事王禀;尚书左丞、知工赈院事孙博;知军器院事陈规;商部侍郎陈子美。

  王奇下野之后,现在王禀就是枢密院的当家人,这等军事,他自然要来。

  “看来是辩论来了。”赵桓看着常朝规模的小朝会,就知道韩世忠和岳飞这件事不能以“兵事官家一言而决”搪塞了。

  赵桓询问道:“都为这个事来的?王禀你也是?”

  王禀连连摆手说道:“臣觉得官家做的对,臣就是来给官家站台的。但是臣是一个大老粗,也说服不了诸位相公们。”

  “其他人呢?”赵桓将李纲的札子看完之后,看了一圈问道,没有其他的声音,自然都是同意李纲的意见。

  继续进兵塔塔尔部。

  赵桓点头说道:“户部这次为了配合岳将军的战事,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调配粮草,在上京路、大同府、邸店、市舶司大量购入了粮食,甚至导致了占城粮价涨了三成,连倭国都向大宋求粮,怕粮荒导致倭国饥荒饿殍遍地。”

  “转运司也为了这次粮草转运,甚至连汴燕驰道都限制了七日有余,停下了一切,将粮草、辎重转运至临潢城,付出了极大的心力物力人力,连工赈院都出动了大量的民夫和脚力。”

  “新的律法正在制定当中,而朕,是你宋世卿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法治的最大依仗,可是这仗突然停了,你来谈谈口风朕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还有你赵英,内帑也制定了新一轮的计划,塔塔尔部的大鲜卑山可是有不少马场、铁山、煤田、矿场,商部的预计司也制定好了国帑的进一步矿山开发,朕也核准了你们的札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岳飞和韩世忠的一道札子,这仗就不打了,朕轻描淡写的准了,你们找朕讨个说法,也是应有之意,朕不怪罪你们。”

  赵桓这番话是肯定了他们来的目的不是逼宫,否则这一朝的公卿,岂不是尽数都要砍去?

  他正襟危坐的说道:“正好,诸位肱股之臣都在,朕有个主意,组建内阁。”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